孟子 · 第十四卷 · 尽心下 · 第二十九节

· 孟子
盆成括仕于齐,孟子曰:“死矣盆成括!” 盆成括见杀,门人问曰:“夫子何以知其将见杀?” 曰:“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
拼音

所属合集

#孟子

译文

盆成括在齐国做官,孟子说:“盆成括要死了。” 盆成括被杀,学生问道:“您怎么知道他会被杀?” 孟子回答说:“盆成括这个人有点小才智,但还不知道做君子的大道理,这就足以招致杀身之祸了。”

注释

盆成括:姓盆成,名括。曾为孟子弟子,后去齐国做官。

赏析

小有才气者常爱露头角,又不知仕途险恶,故盆成括被杀。“闻君子之大道”者,才能远祸全身。 以意度之,盆成括当死于齐宣王之手。宣王尚在守父丧时,孟子已年近七旬,仍然到齐国,盼望有所作为。但从本卷二十三章来看,孟子连劝宣王开仓赈灾都不敢再开口了,可见宣王之残暴。盆成括当为初生牛犊,终进虎口;孟子老于世故,知道远祸全身,此其“大道”。 君子应力戒小聪明而修炼大家风度,大雅风度,宰相肚里能撑船。也就是行“君子之大道”。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盆成括:人名,曾在齐国为官。 (shì):做官。 :领会,懂得。 }

翻译

{ 盆成括在齐国做官,孟子说:“盆成括要死了!” 盆成括被杀了,学生们问孟子:“老师您怎么知道他将会被杀呢?” 孟子说:“他这个人有点小才能,但没有领会君子的大道理,这就足以招致杀身之祸罢了。” }

赏析

{ 这段文字通过孟子对盆成括的评价和其最终的结局,表达了孟子对于品德和智慧的重视。孟子认为,仅有小才能而缺乏君子的大道,是不足以立身的,甚至可能带来灾祸。这也反映了孟子强调道德修养和追求真理的思想。这段文字简洁明了,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例,生动地阐述了孟子的观点,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

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 2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