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译文
孟子说:“君子实施教化的方式有五种:有像及时雨一样滋润万物的,有帮助成就德行的,有培养才干的,有解答疑问的,有以学识风范感化他人使之成为私淑弟子的。这五种就是君子所用来实行教化的方法。”
注释
私淑艾(yì):私下拾取。文中指私下里学习。淑,通“叔”,拾取,获益。艾,通“刈”,收获。
赏析
本章总结君子之教育方式有五:有像及时雨化育万物的,有成全弟子品德的,有培养弟子才能的,有回答弟子疑问的,有以学识风范感化他人使之成为私淑弟子的。
春秋战国,私学大盛,诸子百家,无不开门授徒,以诸家自己之学说教育子弟。孟子的话,便是对诸子教育方式的总结。可以看出,这些不同的教育方式,包括德育、智育等方面,是根据学生们本身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而总结出来的经验。
“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
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 271篇诗文
孟子的其他作品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二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四卷 · 公孙丑下 · 第十四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二十七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二卷 · 梁惠王下 · 第十二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三卷 · 公孙丑上 · 第七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七卷 · 离娄上 · 第四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三卷 · 公孙丑上 · 第五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十七节 》 —— [ 周 ] 孟子
相关推荐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尽心下 · 第二十九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尽心下 · 第十六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十一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九卷 · 万章上 · 第八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尽心下 · 第五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八卷 · 离娄下 · 第七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尽心下 · 第一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六卷 · 滕文公下 · 第四节 》 —— [ 周 ]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