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八卷 · 离娄下 · 第七节

孟子曰:“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
拼音

所属合集

译文

孟子说:“有德行的人影响、教育没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影响、教育没有才能的人,所以人人都喜欢有贤能的父兄。如果有德行的人嫌弃没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不理会没有才能的人,那么贤和不肖的距离,就近得没有办法用分寸来衡量了。”

注释

中:中道,中庸,代指有德行的人。养:影响,教育。不中:过或不及。 其间不能以寸:指差距极小。

赏析

本章论君子有教养之责。 孟子认为,品德高尚为人正派的君子有义务教育那些品德不好的人,富有才能的人有义务教育那些没有才能的人。这样,贤者为师,团结大家一道进步;能者为师,帮助大家共同提高。否则,有德行的人嫌弃没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不理会没有才能的人,则“中”也“不中”,“才”也“不才”,所谓贤、所谓不肖,也就没什么差别了。 “无过不及之谓中,足以有为之谓才。养,谓涵育熏陶,俟其自化也。贤,谓中而才者也。乐有贤父兄者,乐其终能成己也。为父兄者,若以子弟之不贤,遂遽绝之而不能教,则吾亦过中而不才矣。其相去之闲,能几何哉?”

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 2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