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四卷 · 公孙丑下 · 第十四节
孟子去齐,居休。公孙丑问曰:“仕而不受禄,古之道乎?”
曰:“非也。于崇,吾得见王。退而有去志,不欲变,故不受也。继而有师命,不可以请。久于齐,非我志也。”
拼音
所属合集
译文
孟子离开齐国,停住在休地。公孙丑问道:“做官却不接受俸禄,是古人的规矩吗?”
孟子说:“不是。在崇,我得以见到齐王。退出来后便有离开的意思,不想改变这种想法,所以不接受俸禄。后来齐国有战事,不好提出请求。长时间待在齐国,不是我的意愿啊。”
注释
休:地名,距孟子老家不远。
崇:地名。
师命:师旅之命。
赏析
孟子离开齐国后,中途在休地住宿,这里离孟子老家已经不远了。这时弟子问老师:做官而不受俸禄,这是古道吗?孟子对此做了一番说明,除过各种原因外,也说明了他一开始就没有打算久留在齐国,此中可以看出他对齐王是有多大的失望啊。
“孟子始见齐王,必有所不合,故有去志。变,谓变其去志。”
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 271篇诗文
孟子的其他作品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尽心下 · 第二十七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四十一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九卷 · 万章上 · 第七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六卷 · 滕文公下 · 第七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三十三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五卷 · 滕文公上 · 第五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七卷 · 离娄上 · 第九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卷 · 万章下 · 第四节 》 —— [ 周 ] 孟子
相关推荐
- 《 孟子 · 第十一卷 · 告子上 · 第一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九卷 · 万章上 · 第七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四卷 · 公孙丑下 · 第四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八卷 · 离娄下 · 第九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九卷 · 万章上 · 第二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四十三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尽心下 · 第三十二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八卷 · 离娄下 · 第六节 》 —— [ 周 ]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