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八卷 · 离娄下 · 第六节

· 孟子
孟子曰:“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
拼音

所属合集

#孟子

译文

孟子说:“不合礼制的礼,不合正义的义,有德行的人是不去做的。”

赏析

本章论礼义,认为非礼的所谓礼、非义的所谓义,不是真正的礼、义,有德行的人是不会干的。 “察理不精,故有二者之蔽。大人则随事而顺理,因时而处宜,岂为是哉?”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礼:礼仪、礼节。
  • 义:道义、正义。

翻译

孟子说:“不符合礼的所谓礼,不符合义的所谓义,有德行的人是不会去做的。”

赏析

这段话强调了对于真正的有道德的人(大人)而言,会明辨真正的礼与义,而不会去践行那些表面上是礼义,但实际上并不符合真实内涵的行为。这体现了孟子对于道德行为的较真和对虚伪形式的批判,突出了坚守真正的道德准则的重要性。

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 2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