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二卷 · 梁惠王下 · 第十五节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币,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将去之。’去邠,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如归市。或曰:‘世守也,非身之所能为也。效死勿去。’君请择于斯二者。”
拼音
所属合集
译文
滕文公问道:“滕国,是个小国,全心全力来服侍大国,却不能躲过祸患,要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答道:“从前周太王住在邠,狄人侵犯他。太王进献兽皮和丝帛服侍他,不能免遭侵犯;进献狗和马服侍他,不能免遭侵犯;进献珍珠美玉服侍他,不能免遭侵犯。于是召集邠地的父老,对他们说:‘狄人想要的,是我们的土地。我听说过:君子不把那些生养人的东西用来害人。你们何必担心没有君主呢?我准备离开这里。’于是他离开邠地,越过梁山,在岐山下建造城邑住了下来。邠地的老百姓说:‘他是有仁德的人啊,不能失去他。’跟随着他来的人多得就像赶集一样。
“也有人说:‘(土地)是必须世世代代守护的,不是自己可以决定放弃的。宁死而不能离开。’
“请您在这两种情形中择取一种吧。”
注释
币:缯帛。
属:召集。耆(qí)老:指老人。耆,六十岁的人。老,七十岁的人。
梁山:在今陕西干县西北。
归市:拥向集市。
赏析
滕文公对于孟子给出的答案,仍然心生疑虑,国小力弱的现实让他放不下心来,不知如何是好。孟子告诉滕君,当初周太王住在邠地,狄人常来侵犯。当周太王明白狄人是想占领邠地后,就迁徙到岐山住下来,邠地的老百姓都跟着他迁到了岐山。为什么?因为周太王行仁政。如果滕君还是很担心行仁政,也会被大国灭掉,可以效法太王以避齐人。不难看出这是孟子给滕文公的第二个办法。
“土地本生物以养人,今争地而杀人,是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也。”
“或谓土地乃先人所受而世守之者,非己所能专。但当致死守之,不可舍去。此国君死社稷之常法。”
“能如大王则避之,不能则谨守常法。盖迁国以图存者,权也;守正而俟死者,义也。审己量力,择而处之可也。”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邠:读作 bīn,古同“豳”,地名。
- 耆老: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原指六七十岁的老人,这里泛指老年人。
- 皮币:指毛皮和布帛,古代用作聘享的贵重礼物。
翻译
滕文公问道:“滕国,是个小国。竭尽全力来事奉大国,却还是不能免受欺负。怎么办才好呢?”孟子回答说:“从前太王居住在邠地,狄人来侵犯。拿皮和布帛去事奉他们,不能免受侵犯;拿狗和马来事奉他们,不能免受侵犯;拿珍珠美玉去事奉他们,不能免受侵犯。于是太王召集那些老年人对他们说:‘狄人想要的,是我们的土地。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君子不拿用来养活人的东西来害人。你们何必担心没有君主呢?我将要离开这里。’离开邠地,越过梁山,在岐山脚下建城邑居住下来。邠地的人说:‘这是个仁人啊,不能失去他。’跟随他的人像赶集似的。有人说:‘这是祖宗世代相守的土地,不是自身所能做得了主的。宁死也不能离开。’您在这两种做法中选择吧。”
赏析
这段对话展现了孟子通过讲述太王的事例来给滕文公提供应对困境的策略。太王面对狄人的不断侵扰,在尝试各种努力都无效后,选择带着人民离开故土,寻找新的安身之所,由此展现出他为了人民利益而甘愿放弃的精神。这种策略体现了一种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和灵活应变的智慧。孟子用此例启发滕文公要权衡取舍,要么像太王一样以民为本,另寻出路,要么坚守祖业,不惜拼死抵抗。事例形象且具有启发性,反映了孟子的治国理念和对君主责任的思考。
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 271篇诗文
孟子的其他作品
- 《 孟子 · 第八卷 · 离娄下 · 第十二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一卷 · 告子上 · 第十九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七卷 · 离娄上 · 第十一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三十八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三十七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二卷 · 梁惠王下 · 第十四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七卷 · 离娄上 · 第二十四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三十六节 》 —— [ 周 ] 孟子
相关推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一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尽心下 · 第二十一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一卷 · 告子上 · 第二十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四卷 · 公孙丑下 · 第四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二十三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一卷 · 告子上 · 第十四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七卷 · 离娄上 · 第二十六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四节 》 —— [ 周 ]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