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译文
孟子说:“本着让百姓安逸的原则去役使百姓,百姓虽然劳苦,但不会怨恨,本着让百姓生存的原则去杀人,被杀的人虽死,但不会怨恨杀他的人。”
赏析
人之天性,一在“生”,即活下去;二在“佚”,即安逸,活得好。为政之道,即在满足老百姓这两大要求。若不得已而役使百姓,则应以让百姓生活更安逸为目的,如大禹治水,即属此类;若不得已而要打仗,则应以让百姓活下去为目的,如武王伐纣,即属此类。劳役也罢,战争也罢,对尧、舜、禹、汤、文、武来说,都是不得已的选择,都是为了百姓,所以百姓并不怨恨他们。
本章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论述了仁。
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 271篇诗文
孟子的其他作品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尽心下 · 第二十八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尽心下 · 第三十二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九卷 · 万章上 · 第五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七卷 · 离娄上 · 第四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四卷 · 公孙丑下 · 第十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七卷 · 离娄上 · 第八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尽心下 · 第十八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二十四节 》 —— [ 周 ] 孟子
相关推荐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尽心下 · 第六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七卷 · 离娄上 · 第十五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八卷 · 离娄下 · 第十九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尽心下 · 第十五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九卷 · 万章上 · 第七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尽心下 · 第一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二卷 · 告子下 · 第八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一卷 · 告子上 · 第十一节 》 —— [ 周 ]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