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 · 恒卦

震上巽下,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 九二,悔亡。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 九四,田无禽。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上六,振恒,凶。
拼音

所属合集

#周易

译文

恒卦:亨通,没有灾祸,吉利的占问。有利于出行。 初六:挖土不止。占问凶兆,没有什么好处。 九二:没有什么可悔恨。 九三:不能经常有所获,有人送来美味的食物。占得艰难的征兆。 九四:田猎打不到禽兽。 六五:经常有所获。占问结果,女人吉利,男人凶险。 上六:动荡不止。凶险。

注释

恒:久常。全卦内容是日常生活和生产上的事。 浚:挖土。 德:用作“得”,指收获。 承:奉送。 羞:即“馐”,意思是美味。 振:振动,动荡。

赏析

希望过上好日子,并且希望好日子长久保持下去,这是人们最普遍、最朴素的愿望,理所当然要占问神灵这一基本愿望能否实现。” 愿望是美好的。而现实却是严峻的,日子并不好过。有天灾,天旱水涝,火患虫害,雷电霜雪,对农业生产、居家度日、出门经商都会构成威胁。也有人祸,朝政动荡,兵匪战乱,盗贼抢劫,平民百姓终日提心吊胆,生活难以为继。所以,古人的生活固然有田园牧歌的一面,而更多的却是生产繁忙,生活艰辛。 其实,任何时代的生活都有各自的难题和烦恼,哪里有恒常不变的舒适美满日子。现代人虽然在物质方面远胜于古人,却面对着物对人的异化和吞噬,日子同样不好过。但是,疲惫的现代人已没有了向上苍祈祷的虔诚了。

姬昌

姬昌,姬姓,名昌,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朝奠基者,岐周(今陕西岐山)人。其父死后,继承西伯侯之位,故称西伯昌。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在位5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周文王在位期间,“克明德慎罚”,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收附虞、芮两国,攻灭黎(今山西长治)、邘(今河南沁阳)等国;建都丰京(今陕西西安),为武王灭商奠基;旧传《周易》为其所演。除此之外,创周礼,被后世儒家所推崇。孔子更是称文王为“三代之英”。 周文王五十年(前1056年),文王崩,葬于毕原。西周王陵(周公庙遗址)位于陕西宝鸡岐山县凤凰山南麓。 前1046年,姬昌嫡次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追尊姬昌为文王。 690年,武则天称制时自称武家为姬昌后代,追尊周文王为始祖文皇帝。 ► 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