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 · 剥卦
艮上坤下,不利有攸往。
初六:剥床以足,蔑贞凶。
六二:剥床以辨,蔑贞凶。
六三:剥之,无咎。
六四:剥床以肤,凶。
六五: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
上九: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
拼音
所属合集
译文
剥卦:不利于外出。
初六:床足脱落了。不必占问,凶险。
六二:床权脱落了。不必占问,凶险。
六三:床离散了,没有灾祸。
六五:宫人射中了鱼,得到参加祭祀的荣宠。没有什么不利。
上九:劳动果实自己不能享受,君子却出门有车坐,百姓要离开自己的草屋。
六四:床上的席子没有了,凶险。
注释
剥:击打、分离、掉落。全卦的内容同政治有关.
剥:脱落。
蔑:无不用。
辨:用作“牑”,意思是床板。
之:代词,指床。
肤:这里指床上的席子。
贯鱼:射中了鱼。
剥:离开。
庐:草房子。
赏析
这一卦多是梦占,即根据梦中所见情景,来占问事情的吉凶。前此的“履卦”中已出现过。梦见安身之处的床支离破碎,无法安身;身无居处,意味着生活的基本需要没有保障,自然是不好的兆头。梦境表明,做梦者心有忧戚。孔子说过,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履卦”讲君子坦荡,现在“剥卦”又讲小人忧戚,一正一反,正合先哲之意。
其实,只要是人,都有忧戚,只不过忧戚的具体内容不同罢了。再进一步讲,只要是人,都要为衣食住行而忧戚。先圣孔夫子,若不是有人供奉、送束修,恐怕也没有那么多豪言壮语吧。没有衣食住行的后顾之忧,而后大谈君子、小人之别,放言君子如何高贵,小人如何下贱,确实让人疑心之后感到荒谬虚伪。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攸:所。
- 蔑贞:“蔑”,通“灭”;“贞”,正、吉。
- 辨:床足与床身分辨之处。
- 肤:指床面。
- 贯鱼:穿成一串的鱼。
- 宫人:宫女。
- 舆:车。
- 庐:房屋。
翻译
艮在上坤在下,不利于有所前往。 初六:去掉床的脚,毁灭正道有凶险。 六二:去掉床的分辨之处,毁灭正道有凶险。 六三:剥落它,没有灾咎。 六四:剥落至床面,有凶险。 六五:像一串鱼一样带领宫女们得到宠爱,没有不利的。 上九:硕大的果实不吃,君子得到车子,小人被剥落房屋。
赏析
《剥卦》是《周易》六十四卦之一。剥卦展示“剥”的形势下各种变化的可能性。剥,即剥落、侵蚀。此卦以阴盛阳衰之象,喻小人得势,君子困顿。初六、六二描述了对床不同部位的剥落以及其凶险的寓意;六三虽有剥落,但无咎;六四剥到床面,更加凶险。六五以特殊的情景来表达一种特殊的状态;上九则用“硕果不食”等形象来暗示不同的结果。全卦通过这些爻辞,展现了事物逐渐被侵蚀的过程以及其中的变化和寓意。
姬昌
姬昌,姬姓,名昌,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朝奠基者,岐周(今陕西岐山)人。其父死后,继承西伯侯之位,故称西伯昌。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在位5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周文王在位期间,“克明德慎罚”,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收附虞、芮两国,攻灭黎(今山西长治)、邘(今河南沁阳)等国;建都丰京(今陕西西安),为武王灭商奠基;旧传《周易》为其所演。除此之外,创周礼,被后世儒家所推崇。孔子更是称文王为“三代之英”。
周文王五十年(前1056年),文王崩,葬于毕原。西周王陵(周公庙遗址)位于陕西宝鸡岐山县凤凰山南麓。
前1046年,姬昌嫡次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追尊姬昌为文王。
690年,武则天称制时自称武家为姬昌后代,追尊周文王为始祖文皇帝。
► 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