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

· 柳永
淮岸。向晚。圆荷向背,芙蓉深浅。仙娥画舸,沾渍红芳交乱。难分花与面。 采多渐觉轻船满。呼归伴。急桨烟村远。隐隐棹歌,渐被蒹葭遮断。曲终人不见。
拼音

所属合集

#河传

赏析

这首词表达的是一种悠悠的惆怅。这种惆怅是思念而不得的失落?还是空对美好遗失的无奈?这要视词人当时的心境或视看客此时的情绪了。 不过,词人的遣词用句倒可让人产生联想、进入情节。仅以“蒹葭”为例,它使人联想到“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秦风·蒹葭》)的词句:“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人儿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很容易把人带入悠悠思念的情节氛围之中。 夏日傍晚的淮岸湖畔,四面都是圆阔的荷叶与红白的荷花。画船载着采莲美女,穿梭其间,与带露红花共乱,难分红白荷花与美人容面。 轻捷的画船渐渐装满了采集的莲子,荷丛中响起了采莲美女邀约同伴回归的呼唤声。画船在急速的划动中向了远方雾霭笼罩的村落驶去,画船渐渐地被青苍苍的芦苇遮隔,只依稀可辨隐隐约约的渔歌声,直到渔歌声终了,不见采莲美女。
柳永

柳永

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 227篇诗文

柳永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