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鹧鸪
吴会风流。人烟好,高下水际山头。瑶台绛阙,依约蓬丘。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触处青娥画舸,红粉朱楼。
方面委元侯。致讼简时丰,继日欢游。襦温裤暖,已扇民讴。旦暮锋车命驾,重整济川舟。当恁时,沙堤路稳,归去难留。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吴会:今江苏苏州。
- 瑶台:美玉砌的楼台。亦泛指雕饰华丽的楼台。
- 绛阙:宫殿寺观前的朱色门阙。亦借指朝廷、寺庙、仙宫等。
- 万井:古代以地方一里为一井,万井即一万平方里。
- 闾:里巷的大门。
- 方面:指一个地方的军政要职或其长官。
- 元侯:诸侯之长。
- 讼简:官司减少。
- 锋车:即追锋车。古代一种轻便的驿车,因车行迅速,故名。
翻译
吴地苏州尽显风流。人口密集,有高有低的是水畔和山头。那华丽的楼台宫阙,仿佛蓬莱仙丘。广阔的土地上众多人家都很富庶,气势雄伟可压住十三州。所到之处有美女乘坐的彩船,还有艳丽的女子居住的红楼。 地方军政长官是诸侯之长。使得诉讼减少时世丰饶,连日欢快游乐。衣服温暖,已经赢得了百姓的歌颂。早晚乘坐着轻便驿车,重新整治那渡河的舟船。到那时,沙堤道路平稳,想要归去也很难留住。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苏州的繁华景象和太平景象。词的上阕着重描写了苏州的景色之美、建筑之壮丽以及富庶的景象。下阕则突出了地方统治者管理有方,使得社会安宁、民众欢乐,也展现了对未来更加美好的期望。柳永以其生动的笔触,细致地勾勒出了一幅繁荣昌盛的社会画卷,让读者仿佛能直观感受到当时的景象。全词语言华丽流畅,较好地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柳永
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 2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