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皮岭

· 杜甫
首路栗亭西,尚想凤皇村。 季冬携童稚,辛苦赴蜀门。 南登木皮岭,艰险不易论。 汗流被我体,祁寒为之暄。 远岫争辅佐,千岩自崩奔。 始知五岳外,别有他山尊。 仰干塞大明,俯入裂厚坤。 再闻虎豹斗,屡局风水昏。 高有废阁道,摧折如短辕。 下有冬青林,石上走长根。 西崖特秀发,焕若灵芝繁。 润聚金碧气,清无沙土痕。 忆观昆崙图,目击悬圃存。 对此欲何适,默伤垂老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首路:开始的路程。
  • 栗亭:地名,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境内。
  • 凤皇村: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季冬:冬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十二月。
  • 童稚:儿童。
  • 蜀门:指四川的门户,即通往四川的关隘。
  • 木皮岭: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祁寒:严寒。
  • 远岫:远处的山峰。
  • 辅佐:这里指山峰相互映衬,如同辅佐。
  • 崩奔:形容山势险峻,如同崩塌奔流。
  • 五岳:指中国的五大名山,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 大明:指天空。
  • 裂厚坤:形容山谷深邃,如同大地裂开。
  • :这里指昏暗。
  • 废阁道:废弃的栈道。
  • 冬青林: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这里指生长在山石上的冬青。
  • 西崖:西边的山崖。
  • 秀发:美丽繁盛。
  • 金碧气:指金光和碧绿的气息,形容景色美丽。
  • 沙土痕:沙土的痕迹,这里指没有尘土。
  • 昆崙图:指昆仑山的图画或描述。
  • 悬圃:传说中的仙境,这里指美景。
  • 垂老魂:指年老的心灵。

翻译

开始的路程在栗亭西,心中还想着凤皇村。 冬季的最后一个月带着儿童,辛苦地前往四川的门户。 南边攀登木皮岭,艰险难以言说。 汗水湿透了我的身体,严寒使得天气变得温暖。 远处的山峰争相映衬,千山万壑自崩塌奔流。 这才明白五岳之外,还有其他山峰值得尊敬。 抬头望去,天空被山峰遮挡,低头看去,山谷深邃如同大地裂开。 再次听到虎豹的争斗声,屡次感受到风水昏暗。 高处有废弃的栈道,崩塌如同短辕。 下面有冬青林,石上长着长长的根。 西边的山崖特别美丽繁盛,如同灵芝般绚烂。 金光和碧绿的气息聚集,清新无尘土痕迹。 回忆起观看昆仑山的图画,眼前仿佛出现了仙境。 面对这样的景色,我默默地感到年老的心灵伤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冬季带着儿童前往四川途中的艰辛旅程和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木皮岭艰险山路的描写,展现了旅途的艰难和自然景观的壮丽。杜甫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对年老和旅途劳顿的感慨。诗的语言生动,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