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陵十景同萧克有孚有诸公作

· 刘诜
城东青山女儿眉,天寒变作沧浪髭。 晴风忽放寸碧出,乱白犹在苍松枝。 暾光日射分众色,断缬碎锦春离离。 道人看山踏泥去,日暮拾得金螺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庐陵:古地名,今江西省吉安市。
  • 沧浪:指深绿色,这里形容山色。
  • 乱白:指山上的白雪或霜。
  • 暾光:初升的阳光。
  • 断缬碎锦:形容山色斑斓,如同断裂的锦缎。
  • 春离离:形容春天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
  • 金螺:这里可能指山中的某种珍贵物品或美丽的石头。

翻译

城东的青山宛如女儿的秀眉,天寒时变成了深绿色的胡须。 晴朗的风忽然让一线碧色显露,白色的霜雪依旧挂在苍松的枝头。 初升的阳光照射下,山色分成了众多种颜色,如同断裂的锦缎和碎锦,春天的生机勃勃。 道人踏着泥泞去欣赏山景,日暮时分拾得了珍贵的金螺归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庐陵城东青山的冬春交替之景,通过对比天寒与晴风、白雪与苍松、阳光与山色的变化,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幻莫测和生机盎然。诗中“城东青山女儿眉”一句,以女子秀眉比喻青山,形象生动,富有美感。后文通过“晴风忽放寸碧出”等句,进一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色的变化,展现了春天的气息。结尾“道人看山踏泥去,日暮拾得金螺归”则增添了诗意和神秘感,使全诗意境深远。

刘诜

元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