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大参明卿还大梁

嵩祝声中阊阖开,秋深青锁暂徘徊。 枚生游自梁都重,驺衍谈从碣石来。 十载侍臣称赋客,一时方岳尽卿才。 掀髯转觉关河远,可是风流在吹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嵩祝:古代祭祀时对山岳的祝祷,这里指对吴大参的祝福。
  • 阊阖(chāng hé):神话中的天门,这里比喻朝廷的大门。
  • 青锁:古代宫门上的青色锁链,这里指宫门。
  • 枚生:指西汉文学家枚乘,这里比喻吴大参。
  • 驺衍:战国时期的阴阳家,这里比喻吴大参的学识。
  • 碣石:山名,位于今河北省,这里指吴大参的归途。
  • 侍臣:指在朝廷中任职的官员。
  • 方岳:古代对地方长官的尊称。
  • 掀髯:形容激动或感慨时的动作。
  • 关河:指边关和河流,比喻遥远的地方。
  • 吹台:古代的一种娱乐场所,这里指吴大参的归途。

翻译

在嵩山的祝福声中,朝廷的大门缓缓开启,深秋时节,你在宫门前暂时徘徊。你如同枚乘游历归来,声望更重,又似驺衍的学识从碣石山传来。十年来你在朝廷中以文才著称,一时间地方上的官员都以你为榜样。激动感慨之余,你发现归途遥远,但那份风流仍在吹台等你。

赏析

这首诗是欧大任送别吴大参明卿回大梁的作品,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表达了对吴大参的敬仰和祝福。诗中“嵩祝声中阊阖开”描绘了送别的场景,寓意着吴大参的归来受到朝廷的重视。后文通过对枚乘和驺衍的比喻,赞扬了吴大参的文学才华和学识。结尾的“掀髯转觉关河远,可是风流在吹台”则抒发了对吴大参归途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吴大参风流才情的怀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