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嫣然:美好貌。[yān rán]
- 金塘:坚固而又华丽的池塘。
- 玉砌:用玉石砌的台阶,亦用为台阶的美称。[qì]
- 琴瑟:琴和瑟同时弹奏,声音和谐,用来比喻融洽的感情(多用来比喻夫妻感情)。在这里指美好的事物。
- 汉宫春:词牌名,此处借指宫廷的繁华景象。
翻译
芬芳的树木上花朵争相绽放,那美丽的样子像是特意向着人展现。相互对看一整天都觉得妩媚动人,一旦将花摘下就只是暂时新鲜罢了。花朵的影子落在金塘的水中,香气飘向玉石砌成的台阶上的尘土。让人伤心的是那美好的琴瑟之音,宫廷里的春天也是如此寂寞。
赏析
这首诗以芳树为主题,描绘了其花朵的美丽、短暂以及所引发的寂寞之感。诗的前两句通过“争发”和“嫣然故向人”,生动地表现出芳树花朵的繁茂和迷人姿态。“相看终日媚,一摘暂时新”则在赞美花朵美丽的同时,也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易逝。接下来,“影落金塘水,香飘玉砌尘”两句,通过对影子和香气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芳树的美好,但这种美好却又带着一丝孤独和寂寞。最后两句“伤心有琴瑟,寂寞汉宫春”,以琴瑟和汉宫春的寂寞,深化了整首诗的孤独氛围,让人感受到美好事物背后的无奈和忧伤。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细腻,通过对芳树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其短暂易逝的感慨。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
谢榛的其他作品
- 《 九月七日游佛山同薛子乔阎达夫许克之赋得黄字 》 —— [ 明 ] 谢榛
- 《 秋夜同李明府子充登圆通阁兼示懒上人 》 —— [ 明 ] 谢榛
- 《 新乡城西昔送李学宪于鳞至此感怀 》 —— [ 明 ] 谢榛
- 《 石佛废寺 》 —— [ 明 ] 谢榛
- 《 杜甫墓 》 —— [ 明 ] 谢榛
- 《 洛城西送别纪明府贞甫 》 —— [ 明 ] 谢榛
- 《 送吴君搢归新安二首 》 —— [ 明 ] 谢榛
- 《 暮秋夜集刘兵宪子礼宅赋得秋多二字 》 —— [ 明 ] 谢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