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金陵怀古六首吴

铁马功兴皂荚桥,旋看草禅接先朝。 黄金土价应难并,白璧山灵似可招。 笔彩正回江氏梦,带围犹称沈郎腰。 石城钟阜依然在,应教谁堪续旧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皂荚桥(zào jiá qiáo):地名。
  • 草禅:疑为“草檄”,指起草檄文,此处用以象征攻略天下的开端。
  • 先朝:过去的朝代,此指前朝。
  • 璧(bì):古代的一种玉器,扁平,圆形,中间有孔。
  • 笔彩:文笔的光彩。
  • 江氏梦:此处典故不明,可能涉及到与江氏相关的梦境传说。
  • 带围:腰带的围度。
  • 钟阜:指南京的钟山。

翻译

铁骑的功业在皂荚桥兴起,很快看到攻略天下的开端,紧接着便是前朝的更替。黄金的价值难以与这里的土地价格相比,这里的山川灵气仿佛可以招致像白玉璧一样的祥瑞。文笔的光彩正呼应着江氏之梦(此处具体含义不明),腰上的衣带围度还如沈郎的腰般纤细(形容身姿优美)。石城和钟阜依然还在,应该让谁来续写旧日的歌谣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金陵(今南京)的历史兴衰和独特的地理风貌。诗中通过“铁马功兴”“旋看草禅”等词语,展现了金陵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曾经的风云变幻。“黄金土价应难并,白璧山灵似可招”则强调了金陵的土地珍贵和富有灵气。“笔彩正回江氏梦,带围犹称沈郎腰”两句,运用典故和形象的描写,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最后,诗人以“石城钟阜依然在,应教谁堪续旧谣”结尾,表达了对金陵历史传承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整首诗意境宏大,历史感与现实感交融,语言优美,富有韵味。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