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梦寻 · 卷四 · 西湖南路 · 包衙庄
西湖之船有楼,实包副使涵所创为之。大小三号:头号置歌筵,储歌童;次载书画;再次亻待美人。涵老以声伎非侍妾比,仿石季伦、宋子京家法,都令见客。常靓妆走马,?姗勃?,穿柳过之,以为笑乐。明槛绮疏,曼讴其下,ㄓ?弹筝,声如莺试。客至,则歌童演剧,队舞鼓吹,无不绝伦。
乘兴一出,住必浃旬,观者相逐,问其所止。南园在雷峰塔下,北园在飞来峰下。两地皆石薮,积牒磊?,无非奇峭。但亦借作溪涧桥梁,不于山上叠山,大有文理。大厅以拱斗抬梁,偷其中间四柱,队舞狮子甚畅。北园作八卦房,园亭如规,分作八格,形如扇面。当其狭处,横亘一床,帐前后开合,下里帐则床向外,下外帐则床向内。涵老居其中,扃上开明窗,焚香倚枕,则八床面面皆出。穷奢极欲,老于西湖者二十年。金谷、?坞,着一毫寒俭不得,索性繁华到底,亦杭州人所谓“左右是左右”也。西湖大家何所不有,西子有时亦贮金屋。咄咄书空,则穷措大耳。
陈函辉《南屏包庄》诗:
独创楼船水上行,一天夜气识金银。
歌喉裂石惊鱼鸟,灯火分光入藻?。
潇洒西园出声伎,豪华金谷集文人。
自来寂寞皆唐突,虽是逋仙亦恨贫。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亻待:同“待”。
- 靓(jìng)妆:华丽的妆饰。
- 姗(shān)勃(bó):形容走路缓慢从容。
- ?(gǔ):疑为生僻字,未能明确其含义。
- 浃(jiā)旬:一旬,十天。
- 石薮(sǒu):石头聚积的地方。
- 牒(dié):文书,证件。
- 磊(lěi)?:应该是形容石头堆积的样子。
- 扃(jiōng):从外面关门的闩、钩等。
- 金谷:指金谷园,西晋石崇的别墅。
- ?坞:疑为生僻词,未能明确具体所指。
翻译
西湖的船有楼船,实际上是包副使包涵所首创的。有大中小三号:头号放置歌筵,储备歌童;二号装载书画;三号用来款待美人。包涵认为歌伎不能和侍妾相比,仿照石季伦、宋子京的家法,都让她们出来见客人。常是盛装打扮骑着马,缓慢从容地,穿过柳树而过,以此为笑乐之事。明亮的栏杆和绮丽的窗扉,在下面轻歌曼舞,弹筝之声,如同黄莺试啼。客人来了,就有歌童演戏,队列舞蹈和鼓吹表演,无不精妙绝伦。 兴致一来出行,住下必定是十天,观看的人相随,问他住在哪里。南园在雷峰塔下,北园在飞来峰下。两地都是石头聚集之地,堆积的石头重重叠叠,无不是奇峭之态。但也借作溪涧桥梁,不在山上再叠山,很有纹理条理。大厅用拱斗抬梁的方式,省去中间的四柱,队列舞狮子非常畅快。北园做成八卦房,园亭如同圆规画的一样,分作八格,形状如同扇面。在它狭窄之处,横放一张床,帐子前后开合,放下里面的帐子则床向外,放下外面的帐子则床向内。包涵老人居住在其中,关上对着明亮窗户,焚着香靠着枕头,那八张床每个面都露出来。极其奢侈,在西湖享受了二十年。金谷园、?坞,一点儿寒酸节俭都不许有,索性就繁华到底,这也是杭州人所说的“左右是左右”。西湖的富贵人家什么没有呢,西施有时也收藏在金屋里。只会

张岱
张岱,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 227篇诗文
张岱的其他作品
- 《 陶庵梦忆 · 卷五 · 于园 》 —— [ 明 ] 张岱
- 《 西湖梦寻 · 卷五 · 西湖外景 · 梵天寺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三 · 朱文懿家桂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二 · 鲁藩烟火 》 —— [ 明 ] 张岱
- 《 西湖梦寻 · 总记 》 —— [ 明 ] 张岱
- 《 自为墓志铭 》 —— [ 明 ] 张岱
- 《 陶庵梦忆 · 卷三 · 兰雪茶 》 —— [ 明 ] 张岱
- 《 清喜阁联 》 —— [ 明 ] 张岱
相关推荐
- 《 西湖梦寻 · 卷三 · 西湖中路 · 孤山 》 —— [ 明 ] 张岱
- 《 西湖梦寻 · 卷四 · 西湖南路 · 柳洲亭 》 —— [ 明 ] 张岱
- 《 西湖梦寻 · 卷三 · 西湖中路 · 湖心亭 》 —— [ 明 ] 张岱
- 《 西湖梦寻 · 卷三 · 西湖中路 · 六一泉 》 —— [ 明 ] 张岱
- 《 西湖梦寻 · 卷五 · 西湖外景 · 火德庙 》 —— [ 明 ] 张岱
- 《 西湖梦寻 · 卷四 · 西湖南路 · 风篁岭 》 —— [ 明 ] 张岱
- 《 西湖梦寻 · 卷三 · 西湖中路 · 葛岭 》 —— [ 明 ] 张岱
- 《 西湖梦寻 · 卷五 · 西湖外景 · 城隍庙 》 —— [ 明 ] 张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