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屹立何雄哉,倚天盘地高崔嵬。
壮气峥嵘逼太华,秀色缥缈连蓬莱。
蓬莱咫尺临天阙,遥对兹山最奇绝。
龙楼凤阁接飞云,玉殿瑶阶照晴雪。
周君文采儒林英,萧萧白发沾恩荣。
宦程初赴天官考,教铎还为吴郡行
明时优老圣恩深,雅会雍容集禁林。
列坐七人俱白发,论思一片总丹心。
中朝文物真逾古,东洛衣冠复见今。
海宇升平民物遂,何妨痛饮和新吟。
高堂有母今垂老,鹤发慈颜喜长好。
爱日惟存慰母心,阶前多种忘忧草。
愿将此草喻慈亲,一度春风一度新。
日傍花边呈彩服,时依丛畔脍金鳞。
公从早岁承恩眷,时向乌台掌邦宪。
禄养深期志不违,宦情但祝亲常健
每念耆年洛社英,合欢此日见高情。
生来已幸逢昌运,老至还欣际圣明。
视草金銮恩独厚,论文玉署兴逾清。
乞归未遂春将半,拟奉鸾舆出省耕。
青山绵亘何盘盘,空翠杳霭连冈峦。
千寻黛色云中出,万叠芙蓉天际看。
悬崖峭壁真奇绝,百尺飞泉洒晴雪。
石磴高低入渺茫,岚光远近相明灭。
其中茅屋临水开,野桥曲涧纷萦回。
抱琴客向谁家去,鼓棹人从何处来
官路思亲日似年,未寒先寄洛中绵。
衾温不用炉煨酒,衣煖偏疑座有毡。
春透茧窝宜早起,香生燕寝足安眠。
诗成犹自怜轻费,翻笑何曾食万钱。
幽人昔隐清溪滨,溪中流水光粼粼。
常时濯足风湍晓,几度荡桨烟波春。
高怀对此真澹泊,啸咏沧浪心独乐。
竹寒沙净小窗幽,酒醒梦回月初落。
幽人乘化知几年,溪边胜景还依然。
临流有客想芳躅,况复胤嗣多才贤
平生清节广文毡,鹗剡横飞上九天。
晴日且倾燕市酒,寒冰已阻潞河船。
双旗晓度消残雪,五马春行息瘴烟。
料想先贤遗迹在,公馀游览忆坡仙。
名家本出蓝田裔,积善生公庙廊器。
堂中列鼎奉慈亲,膝下联芳见诸弟。
公昔家居侍母傍,朝朝暮暮在高堂。
清觞潋滟蚁浮蜡,綵服连翩雁作行。
自从致身事明主,一片丹心誓相许。
晨趋双阙列朝班,夕望孤云忆慈母
盛世抡材擢有司,谢家玉树共称宜。
雪残鳷鹊辞京日,酒罢骊驹上道时。
远郡民风多朴厚,明时治化自雍熙。
嗟余未得归田野,坐听东南善誉驰。
东风吹花新雨晴,微茫山影开云屏。
泉声有无隔幽窦,岚光远近排空青。
小桥横枕西溪侧,过客何由分野色。
日华潋潋因物荣,芳草萋萋为谁碧。
五更朝下承明庐,天香满袖登游车。
十年未著谢公屐,似与冈峦识面初
人生七十已为稀,况母年登九十期。
孝养正当娱暮景,恩封何幸际明时。
锦鳞斫鲙供调膳,绿蚁浮香介寿卮。
有子词林归未得,南山遥祝系遐思。
公家先世国元勋,旧有威名海内闻。
至今功烈尚如昨,三凤文采皆超群。
公为仲氏尤瑰杰,自少藩方持节钺。
标格浑如玉树清,丰姿迥若冰壶洁。
平生不受尘俗牵,时时高兴在林泉。
閒来与客纵欢赏,碧鸡金马民安然
外台佐宪远驰声,考绩趍朝报政成。
民在湖山俱乐业,人传江海久澄清。
彤庭恩命催归思,紫陌离歌怅别情。
当宁需贤资化理,深期尽职竭忠诚。
李君磊落英妙年,万里青云先着鞭。
致身早振成均誉,列职曾推宦路贤。
自从佐郡蜚声久,田野熙熙真罕有。
千树烟火蔼桑麻,万落人家荫榆柳。
只今参赞在辕门,防秋猛士如云屯。
诏书昼下笳鼓静,羽檄夜发风雷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