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姑墓 [] 方苞

欲践曹娥迹,孤嫠谁保持。 门缨中有变,节孝两无亏。 七十不环瑱,千秋作表仪。 忠魂应少慰,有女是男儿。

展断事公墓二首 其二 [] 方苞

高皇肃人纪,义气忾环瀛。 作庙褒余阙,开关送子英。 微臣知国耻,大节重科名。 呜咽穷泉路,应随正学行。

展断事公墓二首 其一 [] 方苞

不拜称元诏,甘爰十族书。 壮心同岳柱,寒骨委江鱼。 天壤精英在,衣冠想像馀。 拜瞻常怵惕,忠孝捡身疏。

送杨黄在北归 [] 方苞

吾衰驹隙短,君去塞云高。 嘉会生难再,离心别后劳。 风霜随客路,药饵仗儿曹。 何日还三径,音书附羽毛。

白云先生传 [] 方苞

张怡,字瑶星,初名鹿征,上元人也。父可大,明季总兵登莱,毛文龙将卒反,诱执巡抚孙元化,可大死之。事闻,怡以诸生授锦衣卫千户。甲申,流贼陷京师,遇贼将,不屈,械系将肆掠,其党或义而逸之。久之,始归故里,

孙徵君传 [] 方苞

孙奇逢,字启泰,号鐘元,北直容城入也。少倜傥,好奇节,而内行笃修;负经世之略,常欲赫然著功烈,而不可强以仕。先是,高攀龙、顾宪成讲学东林,海内士大夫立名义者多附焉。及天启初,逆奄魏忠贤得政,叨秽者争出

田间先生墓表 [] 方苞

先生姓钱氏,讳澄之,字饮光,苞大父行也。苞未冠,先君子携持应试于皖,反,过枞阳,宿家仆草舍中。晨光始通,先生扶杖叩门而入。先君子惊。问曰:“闻君二子皆吾辈人,欲一观所祈向,恐交臂而失之耳。”先君子呼余

与来学圃书 [] 方苞

吾友举用方自代,朋友之交,君臣之义,并见于斯,可以风世砥俗。但大臣为国求贤,尤贵得之山林草野、疏远卑冗中,以其登进之道甚难,而真贤往往伏匿于此也。若惟求之于平生久故、声绩夙著之人,则其涂隘矣。万一圣主

记寻大龙湫瀑布 [] 方苞

八月望前一日,入雁荡,按图记以求名迹,则芜没者十之七矣。访于众僧,咸曰:“其始辟者皆畸人也。庸者继之,或摽田宅以便其私,不则苦幽寂去而之他,故蹊径可寻者希。”过华严寺,鲍甥率众登,探石龙鼻流处,余止山

与孙以宁书 [] 方苞

昔归震川尝自恨足迹不出里闬,所见闻无奇节伟行可记。承命为征君作传,此吾文托记以增重也,敢不竭其愚心。 所示群贤论述,皆未得体要。盖其大致不越三端:或详讲学宗指及师友渊源,或条举平生义侠之迹,或盛称门

狱中杂记 [] 方苞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狱,见死而由窦出者,日四三人。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此疫作也。今天时顺正,死者尚稀,往岁多至日数十人。”余叩所以。杜君曰:“是疾易传染,遘者虽戚属不敢同卧起。而狱中为老

陶渊明 [] 方苞

陶潜经世人,志不关沮溺。 观其咏春蚕,自视侪禹稷。 东皋日荷锄,忧勤同运甓。 春风沂水情,孔颜宜命席。

与王昆绳书 [] 方苞

自斋中交手,未得再见。接手书,义笃而辞质,虽古之为交者岂有过哉。苞从事朋游,间近十年,心事臭味相同,知其深处,有如吾兄者乎! 出都门,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耳目开涤;又违膝下色养久,得归省视,

游雁荡记 [] 方苞

癸亥仲秋,望前一日入雁山,越二日而反。古迹多榛芜关不可登探,而山容壁色,则前此目见者所未有也。鲍甥孔巡曰:“盍记之?”余曰:“兹山不可记也。永、柳诸山,乃荒陬中一邱一壑,子厚谪居,幽寻以送日月,故曲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