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遁庵主人植菊阶下秋雨既盛草莱芜没殆不可见江空岁晚霜馀草腐而吾菊始发数花生意凄然似诉余以不遇感而赋之因李生湛然归寄菊轩弟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似三闾洁。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头空白。都无语,怀畴昔。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应难立。漫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遁庵主人:指隐居的主人。
  • 草莱芜没:草木杂乱,被掩盖。
  • 英英鲜质:形容菊花清新、鲜艳。
  • 盈把足娱:满手拿着足以娱乐。
  • 陶令意:指陶渊明的意趣。
  • 三闾洁:指屈原,因其曾任三闾大夫。
  • 狼藉委苍苔:形容菊花凋零,散落于青苔之上。
  • 怀畴昔:怀念过去。
  • 飒飒凉风:形容风声。
  • 三嗅:多次闻。

翻译

秋雨过后,荒废的花园里,所有的花卉都已凋零,只剩下残破的律音。在稀疏的篱笆下,只有这些菊花还能保持它们的清新和鲜艳。满手拿着这些菊花足以满足陶渊明的意趣,晚餐时谁能像屈原那样纯洁。然而现在,这些菊花凋零散落,无人珍惜。

堂上的客人,头发已经斑白。他们都沉默不语,怀念着过去。遗憾的是,重阳佳节就这样过去了。凉风飒飒,急促地吹着你,你孤立无援,应该难以立足。我漫无目的地站在风中,三次深深地闻着这些菊花,边歌边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雨后荒园中的凄凉景象,通过菊花的凋零来表达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英英鲜质”的菊花与“狼藉委苍苔”的对比,突显了生命的脆弱和美好事物的短暂。结尾处的“三嗅绕芳丛,歌还泣”则深刻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和哀伤。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诗人段克己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段克己

克己,字复之,河东人,世居绛之稷山。幼时与弟成己并以才名,礼部尚书赵秉文识之,目之曰「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里。金末以进士贡。北渡后,与成己避地龙门山中,馀廿年而卒,人称为遁庵先生。泰定间,孙吏部侍郎辅合克己、成己遗文为《二妙集》,刻之家塾。临川吴澄为之序曰:河东二段先生,心广而识超,气盛而才雄。其诗如:「冤血流未尽,白骨如山丘。」「四海疲攻战,何当洗甲兵。」盖陶之达,杜之忧,兼而有之者也。 ► 1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