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花烟为吴国良赋

吴郎骨相非食肉,朝食桐花洞庭曲。洞庭三月桐始花,千枝万朵摇江绿。 吴郎采采盈顷筐,宝之不啻琼膏粟。真珠龙脑吹香雾,夜夜山房捣玄玉。 墨成谁共进蓬莱,天颜一笑金门开。河伯香飞喷木叶,太守嘘气成楼台。 龙宾十二吾何有,不意龙文入吾手。芙蓉粉暖玻璃匣,云蓝色映彤墀柳。 玉堂退食春昼长,桃花纸透冰油光。筠管时时濡秀石,银钩历历凝玄霜。 君不闻易水仙人号奇绝,落纸二年光不灭。又不闻□□□□乌玉玦,坡老当年书柿叶。 惜哉唐李不复见,吴郎善保千金诀。乌乎,吴郎善保千金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桐花:桐树的花,此处指用桐花制成的墨。
  • 洞庭:指洞庭湖,位于今湖南省北部。
  • 琼膏粟:比喻珍贵的物品。
  • 玄玉:黑色的玉,此处比喻墨。
  • 龙脑:一种香料。
  • 龙宾:传说中的神仙,此处指珍贵的墨。
  • 云蓝:一种颜色,此处形容墨的颜色。
  • 彤墀:红色的台阶,指宫廷。
  • 筠管:竹管,指毛笔。
  • 银钩:比喻书法笔画。
  • 玄霜:比喻墨。
  • 易水仙人:指易水产的墨,传说中的上等墨。
  • 乌玉玦:比喻墨。
  • 坡老:指宋代文学家苏轼。

翻译

吴郎并非食肉之人,早晨食用桐花于洞庭湖畔。洞庭湖三月桐树花开,千枝万朵映照江水绿意。吴郎采摘桐花满筐,视之如珍宝不亚于琼膏粟粒。真珠龙脑般的香气如雾,夜夜在山房中捣制玄玉般的墨。制成墨后谁共进献至蓬莱仙境,天颜一笑金门大开。河伯香气四溢如喷木叶,太守气息成楼台。拥有十二龙宾吾何有,不料龙文墨入我手。芙蓉粉暖玻璃匣中,云蓝色映照彤墀柳。玉堂中退食春昼漫长,桃花纸透出冰油光。筠管时常濡湿秀石,银钩历历凝结玄霜。你未曾听说易水仙人号奇绝,落纸二年光不灭。又未曾听说乌玉玦,坡老当年书写柿叶。可惜唐李不复见,吴郎善保千金诀。乌乎,吴郎善保千金诀。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吴国良用桐花制成的墨,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桐花墨的珍贵与独特。诗中“桐花”、“洞庭”、“琼膏粟”等词语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制墨场景,而“龙宾”、“云蓝”、“彤墀”等则赋予了墨以神秘与高贵的色彩。结尾处对吴国良的赞美,表达了对这种传统工艺的珍视与传承的期望。

泰不华

元蒙古伯牙吾台氏,居台州,初名达普化,文宗赐以今名,字兼善。英宗至治元年进士。授集贤修撰。顺帝至正元年,累除绍兴路总管,革吏弊,令民自实田以均赋役。召入史馆,与修辽、宋、金三史。升礼部尚书。十一年,为浙东道宣慰使都元帅,驻温州。与孛罗帖木儿协力镇压方国珍。而孛罗被俘。方国珍降后复起。次年,迁台州路达鲁花赤,攻方国珍,败死。谥忠介。工篆隶,尝考正《复古编》讹字,于经史多有据。 ► 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