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霄诗赠王成教谕

· 吴澄
玉霄山人通身酒,淋漓醉墨龙蛇走。 偶然山边行一匝,揽取云烟十之九。 如何止分山半截,不谓此山可全有。 归来小立象山巅,俯视群山俱培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霄:山名,此处指仙境般的山。
  • 通身酒:全身都散发着酒气,形容醉态。
  • 淋漓醉墨:形容醉后写字,墨迹淋漓。
  • 龙蛇走:形容书法笔势矫健,如龙蛇游走。
  • 行一匝:绕一圈。
  • 揽取:收取,此处指欣赏。
  • 云烟:云雾,比喻山间的景色。
  • 十之九:十分之九,形容大部分。
  • 全有:完全拥有,指完全欣赏。
  • 小立:短暂停留。
  • 象山:山名,可能是指玉霄山的一部分。
  • 俯视:从高处往下看。
  • 群山:周围的山。
  • 培塿:小土丘,比喻其他山峰相比之下显得矮小。

翻译

玉霄山人全身散发着酒气,醉后挥毫,墨迹如龙蛇般矫健游走。 偶然在山边绕了一圈,便欣赏了山间云雾景色的十分之九。 为何只满足于山的半截美景,难道不认为这座山的美景可以完全拥有吗? 归来后在象山之巅短暂停留,俯瞰四周,群山都显得如同小土丘一般。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玉霄山人的醉态与山间美景,通过“通身酒”、“淋漓醉墨”等词语生动展现了山人的豪放不羁。诗中“揽取云烟十之九”表达了山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欣赏与占有欲。结尾的“俯视群山俱培塿”则以高远的视角,突显了玉霄山的雄伟与其他山峰的渺小,体现了山人超然物外的心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吴澄

吴澄

元抚州崇仁人,字幼清,晚字伯清。幼颖悟,既长,博通经传。宋咸淳间举进士不第,还居草屋,学者称草庐先生。元世祖遣程钜夫求贤江南,起至京师,寻以母老辞归。成宗大德末除江西儒学副提举,以疾去。武宗即位,召为国子监丞,升司业,迁翰林学士。泰定帝时为经筵讲官,修《英宗实录》,命总其事。实录成,复弃官归。四方士负笈来学者,常不下千数百人。少暇,即著书。有《易纂言》、《仪礼逸经传》、《礼记纂言》、《春秋纂言》、《吴文正集》等。 ► 1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