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诗
萍实浮楚江,楚人乃见疑。
不逢鲁中叟,谁羡耀日姿。
秋风满淮甸,萦蔓络紫丝。
邵圃失颜色,翠华射玻瓈。
当筵鼓金刀,破此倾酒卮。
玉露滴苍佩,月冰散红犀。
寄言作歌人,勿咏黄台诗。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萍实:指西瓜的种子,因其形状似萍而得名。
- 楚江:楚地的江河,这里泛指楚地。
- 鲁中叟:指孔子,因孔子是鲁国人,故称。
- 耀日姿:形容西瓜的色泽鲜艳,如同阳光照耀。
- 淮甸:淮河流域的平原。
- 萦蔓络紫丝:形容西瓜藤蔓缠绕,如同紫色的丝线。
- 邵圃:指邵平的瓜园,邵平是汉代著名的瓜农。
- 翠华:指西瓜的翠绿色。
- 玻瓈:即玻璃,形容西瓜的色泽透明如玻璃。
- 金刀:指切西瓜的刀。
- 倾酒卮:指酒杯,比喻西瓜被切开的样子。
- 玉露:指西瓜汁液,形容其清甜如玉露。
- 红犀:指西瓜的红色果肉,犀牛角也是红色的,故称。
- 黄台诗:指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诗,其中有“黄台瓜”之句,比喻瓜果成熟。
翻译
西瓜的种子漂浮在楚江之上,楚地的人们对此感到疑惑。 若不是遇到了鲁国的孔子,谁会羡慕它那耀眼的色泽呢? 秋风遍布淮河平原,西瓜藤蔓如同紫色的丝线缠绕。 邵平的瓜园也因此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西瓜的翠绿色如同玻璃般闪耀。 在宴席上用金刀切开西瓜,打破了这盛酒的杯子。 玉露般的西瓜汁滴落在苍佩上,月光下的冰块与红犀般的果肉交相辉映。 寄语那些作歌的人,不要吟咏关于黄台瓜的诗句。
赏析
这首作品以西瓜为主题,通过对西瓜的描绘,展现了其色泽、形态和切开后的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如“萦蔓络紫丝”形容西瓜藤蔓的缠绕,“翠华射玻瓈”形容西瓜色泽的鲜艳。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西瓜的赞美和对切瓜场景的生动描绘,使得整首诗既具有美感,又富有生活气息。结尾的“寄言作歌人,勿咏黄台诗”则表达了对西瓜独特魅力的肯定,希望人们能够欣赏西瓜本身的美,而不是仅仅将其作为诗歌的题材。

吾丘衍
衍字子行,钱塘人。意气简傲,常自比郭忠恕。居生花坊一小楼,客至,僮辄止之,通姓名乃使登。一日,廉访使徐琰来见,衍从楼上呼曰:此楼何敢当贵人登耶!愿明日谒谢使节。琰笑而去。生徒从衍游者常数十百人,衍坐童子地上,使冠者分番下授之,时出小清凉伞,教之低昂作舞势。或对宾游谈大噱,解发濡酒中为戏,群童皆肃容莫敢动。衍左目眇,又跛右足,一俯一仰,妩媚可观。畜两铁如意,日持弄之。或倚楼吹洞箫数曲,超然如忘世者。性好讥侮文学士,独推服仇远及胡之纯、长孺兄弟。初,衍年四十未娶,买酒家女为妾,至大三年秋,或讼女为己妻,官逮女父母,会其伪券事觉,连及衍,衍固弗知也。因逻卒辱衍,衍大不胜惭。腊月甲子,衍持玄绦缁笠诣仇远别,值晨出,因留诗一章竟去,不知所之。明日,或有得遗履于断桥上者。后卫大隐以六壬筮之,得亥子丑顺流相。曰:是其骨朽渊泥九十日矣!多宝院僧可权故从衍学为诗,闻其死,哭甚哀,招魂葬之西湖上。子行工隶书,尤精于小篆。兼通声音律吕之学。诗善效李贺。有《竹素山房诗》,竹房、竹素、贞白,皆其号也。
► 1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