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诗七首

· 伯颜
我子我子兮娇且痴,去住存殁兮予莫女知。女既死兮骨当朽,女苟活兮终来归。 呜呼女长兮毋我议,父不慈兮时不利。鸩兮鸩兮置女已十年,女不违兮女心斯坚。 用女今日兮人谁我冤,一觞进女兮神魂妥然。呜呼鸩兮果不我误,骨速朽兮肉速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去住存殁(mò):指生死存亡。
  • 骨当朽:骨头应当腐朽,指死亡。
  • 苟活:勉强活着。
  • 毋我议:不要议论我。
  • 时不利:时运不济。
  • (zhèn):传说中的毒鸟,用其羽毛泡的酒可以毒死人。这里可能指某种毒物或不幸的事情。
  • 不违:不违背,不变心。
  • 神魂妥然:灵魂安息。

翻译

我的孩子啊,你既娇气又天真,无论你离去还是留下,无论你生还是死,我都不了解你。如果你已经死了,你的骨头应当已经腐朽;如果你还活着,你终究会回来。

唉,你长大了,不要议论我,父亲不慈爱,时运也不济。那不幸的事情啊,已经困扰你十年了,你没有违背,你的心意如此坚定。

今天我用这酒来祭奠你,希望你的神魂能够安息。唉,那不幸的事情啊,果然没有误我,愿你的骨头迅速腐朽,肉体迅速消亡。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伯颜为其子所作,表达了对儿子的深切思念和无奈之情。诗中,“我子我子兮娇且痴”描绘了儿子的可爱形象,而“去住存殁兮予莫女知”则流露出诗人对儿子生死未卜的忧虑。后文中的“父不慈兮时不利”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儿子遭遇的同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对比生死、回忆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哀伤。

伯颜

元蒙古八邻部人。长于波斯。世祖至元元年,奉旭烈兀命入朝奏事,世祖与谋国事,常出廷臣之上。历官中书右丞、同知枢密院事。十一年,拜中书左丞相,领河南等路行中书省。自襄阳出兵灭宋,由汉水入长江,取鄂州。次年,沿江东下,至安庆,受范文虎降,破贾似道诸路军马于丁家洲,克建康。还见世祖于上都,进中书右丞相,南下继续进兵。十三年正月,至临安,灭南宋。五月,以宋主至上都。除同知枢密院。十四年,率南征诸将讨北方叛王。以后与海都等长期对抗。三十年,被召还朝。成宗即位,拜太傅,录军国重事。卒谥忠武。 ► 16篇诗文

伯颜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