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八景尧山冬雪

献花随喜上方行,云影天光入户庭。 江水远翻僧眼碧,山峰轻染佛头青。 恒河莫讶沙无数,鹫岭休惊岳有灵。 色界不空因相起,贝多叶上写莲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献花:供奉花朵。
  • 随喜:佛教用语,指随着别人做善事而心生欢喜。
  • 上方:指天界或高处。
  • 云影天光:云的影子和天空的光辉。
  • 入户庭:进入家门。
  • 江水远翻:江水远远地翻滚。
  • 僧眼碧:比喻江水像僧人的眼睛一样碧绿。
  • 山峰轻染:山峰被轻轻地染上颜色。
  • 佛头青:比喻山峰的颜色像佛头一样青翠。
  • 恒河:印度的一条著名河流。
  • 莫讶:不要惊讶。
  • 沙无数:沙子无数。
  • 鹫岭:指印度的一座山,佛教圣地。
  • 休惊:不要惊奇。
  • 岳有灵:山岳有灵性。
  • 色界:佛教三界之一,指有形物质的世界。
  • 不空:佛教用语,指事物不是空无所有。
  • 相起:因相而生。
  • 贝多叶:一种植物的叶子,古代用来书写佛经。
  • 莲经:指佛教经典。

翻译

在桂林八景之一的尧山冬雪中,我随着别人做善事而心生欢喜,供奉花朵,沿着山路向高处行走。云的影子和天空的光辉仿佛进入了我的家门。江水远远地翻滚,像僧人的眼睛一样碧绿;山峰被轻轻地染上颜色,像佛头一样青翠。不要惊讶恒河中的沙子无数,也不要惊奇鹫岭的山岳有灵性。物质世界不是空无所有,而是因相而生,就像在贝多叶上书写佛经一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桂林尧山冬雪的景象,通过佛教的视角和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感悟和对佛教哲理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僧眼碧”、“佛头青”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江水和山峰的色彩。同时,诗中也蕴含了佛教的哲理,如“色界不空因相起”,表达了物质世界的存在和因缘生起的思想。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佛教修养。

吕思诚

吕思诚

元平定州人,字仲实。泰定帝泰定元年进士,授同知辽州事,改景州蓨县尹,定民户等,均徭役,奖农事,祀孔子,抑豪猾。历佥广西廉访司事,时南台御史大夫与江浙省臣有隙,嗾思诚劾之,不听。闻行省平章左吉贪墨,劾奏其罪,流之南海。后累官刑部尚书,改礼部,总裁辽、金、宋三史,升侍御史。出为河东廉访使,入拜中书参知政事,中书左丞。至正十年,反对变更钞法,左迁湖广行省左丞。旋召还。移大司农。卒谥忠肃。有《仲实集》。 ► 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