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云五景诗悠然佳趣

· 李质
南轩山色最宜秋,积翠千峰宿雨收。 对客无言心自得,看云忽悟世俱浮。 风烟变态朝还暮,景物娱人去复留。 不待淮南去招隐,便应从此赋归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樵云五景诗:樵云,指山中砍柴的人,这里指山中的景色。五景诗,指描绘山中五种景色的诗。
  • 积翠千峰:积翠,指山峰上积累的绿色植被。千峰,形容山峰众多。
  • 宿雨收:宿雨,指前一夜的雨。收,指雨停。
  • 对客无言心自得:对客,面对客人。无言,不说话。心自得,内心感到满足和自在。
  • 看云忽悟世俱浮:看云,观赏云彩。忽悟,突然领悟。世俱浮,指世间万物都像云一样飘忽不定。
  • 风烟变态朝还暮:风烟,指山中的风和烟雾。变态,变化多端。朝还暮,从早到晚。
  • 景物娱人去复留:景物,指山中的景色。娱人,使人愉悦。去复留,离去后又留下,指景色的变化让人留连忘返。
  • 不待淮南去招隐:不待,不必。淮南,地名,这里指淮南王刘安,他曾招揽隐士。去招隐,去招揽隐士。
  • 便应从此赋归休:便应,就应该。从此,从这里。赋归休,写诗表达归隐的意愿。

翻译

南轩的山色最适合秋天,千峰上积累的翠绿在夜雨停后显得更加鲜明。面对客人我不说话,内心却感到满足和自在。观赏云彩时,我突然领悟到世间万物都像云一样飘忽不定。山中的风和烟雾从早到晚变化多端,景色让人愉悦,离去后又留下,让人留连忘返。不必去淮南招揽隐士,我应该从这里写诗表达归隐的意愿。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天山中的景色和作者的心境。通过“积翠千峰宿雨收”等句,生动地展现了山色的美丽和雨后的清新。诗中“看云忽悟世俱浮”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深刻领悟,体现了超脱世俗的隐逸情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李质

元明间广东德庆人,字文彬,号樵云。有材略,元末起兵守封川、德庆等地。洪武元年降明,为都督府断事。进刑部尚书,官终靖江王右相。工诗,有《樵云集》。 ► 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