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小像

· 吴当
达人不偶俗,穷乃托遐踪。 海上采石华,山头接云松。 旷情凌霄外,长笑紫烟重。 白驹不可絷,矫若人中龙。 世诐道已微,君子固有穷。 多才竟为累,寡立复谁从。 凄凉贝锦诗,千载仍忡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不偶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 遐踪:远行,指隐居或远游。
  • 石华:山石中的精华,比喻高洁的品质。
  • 云松:高耸入云的松树,象征高洁不屈。
  • 旷情:豁达的情怀。
  • 凌霄:超越天空,形容志向高远。
  • 长笑:放声大笑,表示超脱世俗的快乐。
  • 紫烟:山间的云雾,比喻隐逸的生活。
  • 白驹:比喻时间流逝迅速。
  • 不可絷:无法束缚,指自由自在。
  • :挺拔,高傲。
  • 人中龙:比喻杰出的人物。
  • 世诐:世间的邪恶和不公。
  • 道已微:道德已经衰微。
  • 君子固有穷:君子在困境中依然坚守原则。
  • 多才竟为累:才华横溢反而成为负担。
  • 寡立:孤立无援。
  • 复谁从:又跟谁同行。
  • 凄凉贝锦诗:指凄凉的诗篇,贝锦指华美的诗文。
  • 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

翻译

通达之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当处境困顿时便寄托于远行隐居。 在海上寻觅山石的精华,在山头与高耸入云的松树相接。 豁达的情怀超越天空,放声大笑于隐逸的云雾之中。 时间如白驹过隙无法束缚,我如人中之龙般自由高傲。 世间的邪恶使道德衰微,君子在困境中依然坚守原则。 才华横溢反而成为负担,孤立无援又与谁同行。 凄凉的诗篇,千载之后仍让人忧虑不安。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谢灵运的隐逸生活和超脱世俗的情怀,表达了对其高洁品格和不屈精神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石华”、“云松”、“紫烟”等,来象征谢灵运的高洁和不屈。同时,通过对比世俗的邪恶和道德的衰微,突出了谢灵运坚守原则、不随波逐流的君子风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谢灵运的超凡脱俗和诗人的崇敬之情。

吴当

元抚州崇仁人,字伯尚。吴澄孙。幼以颖悟笃实称,长精通经史百家言。从祖父至京师,补国子生。澄卒,从之学者皆就当卒业。用荐为国子助教,预修辽金宋三史,书成,除翰林修撰,累迁翰林直学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肃政廉访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闽,参预镇压农民军,夺回建、抚两郡。寻以被诬解职。陈友谅据江西,欲用之,不从,乃执送江州,拘留一年。后隐居庐陵吉水。有《学言诗稿》。 ► 5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