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感十五首

· 吴当
太祖收中夏,供储赋土田。 河仓红粟腐,漕壤紫台烟。 民物滋殷阜,车书转瘠捐。 可怜疆理在,运会付茫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祖:指元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
  • :征服。
  • 中夏:指中原地区。
  • 供储:储备物资。
  • 赋土田:征收土地税。
  • 河仓:指沿河的仓库。
  • 红粟腐:指粮食因储存过久而腐烂。
  • 漕壤:指运河沿岸的土地。
  • 紫台烟:紫台,指皇宫;烟,指炊烟,这里比喻国家的繁荣景象。
  • 民物:人民和物资。
  • 殷阜:富裕繁荣。
  • 车书:指文化教育。
  • 瘠捐:贫瘠和捐税。
  • 疆理:国家的治理。
  • 运会:时代的变迁。
  • 茫然:无所适从的样子。

翻译

元太祖忽必烈征服了中原,征收土地税以储备物资。沿河的仓库里粮食因储存过久而腐烂,运河沿岸的土地上,皇宫的炊烟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人民和物资虽然富裕繁荣,但文化教育却变得贫瘠,捐税繁重。可怜国家的治理依旧存在,但时代的变迁让人感到无所适从。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元朝初期的国家状况,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诗中,“太祖收中夏”展现了元朝的征服力量,而“河仓红粟腐”则揭示了物资管理的弊端。后句“民物滋殷阜,车书转瘠捐”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是物质上的富裕,另一方面是文化教育的贫瘠,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观察和批判。结尾的“可怜疆理在,运会付茫然”则表达了对国家未来发展的忧虑和无奈。

吴当

元抚州崇仁人,字伯尚。吴澄孙。幼以颖悟笃实称,长精通经史百家言。从祖父至京师,补国子生。澄卒,从之学者皆就当卒业。用荐为国子助教,预修辽金宋三史,书成,除翰林修撰,累迁翰林直学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肃政廉访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闽,参预镇压农民军,夺回建、抚两郡。寻以被诬解职。陈友谅据江西,欲用之,不从,乃执送江州,拘留一年。后隐居庐陵吉水。有《学言诗稿》。 ► 5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