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王昭君

· 江源
渺渺天涯君去时,黄金何日赎蛾眉。 谁知粉绘能相负,尚得君王不自持。 青冢路边南雁尽,黄龙塞上北风吹。 琵琶却解将心事,乐府皆传汉国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渺渺:形容遥远的样子。
  • 黄金何日赎蛾眉:指何时能用黄金赎回美丽的女子。
  • 粉绘:指画像。
  • 相负:辜负。
  • 不自持:无法自控。
  • 青冢:指王昭君的墓。
  • 南雁尽:指南飞的大雁已经不见,象征着与中原的隔绝。
  • 黄龙塞:指边塞地名。
  • 北风吹:北风呼啸,形容边塞的荒凉。
  • 琵琶却解将心事:琵琶能表达出内心的情感。
  • 乐府:古代音乐官署,也指其采集的诗歌。
  • 汉国辞:指汉朝的诗歌。

翻译

你离去时,身影消失在遥远的边疆,何时才能用黄金赎回那美丽的容颜? 谁曾想,那画像竟辜负了她的真实美貌,却仍让君王为之倾倒,无法自控。 青冢路旁,南飞的大雁已不见踪影,黄龙塞上,北风呼啸,荒凉凄切。 琵琶声中,她倾诉着心事,乐府中传唱的,都是汉朝的诗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王昭君远嫁边塞的凄凉景象,通过“渺渺天涯”、“青冢路边”、“黄龙塞上”等意象,展现了她与中原的隔绝和边塞的荒凉。诗中“黄金何日赎蛾眉”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王昭君命运的同情和惋惜。后两句则通过琵琶和乐府,传达了王昭君内心的情感和对汉朝的思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和对边塞生活的想象。

江源

明广东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进士。任上饶知县,清讼狱,百姓感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誉。以忤权贵出为江西按察佥事。综理屯田水利,烛奸刷弊,不动声色。擢四川副使,乞休归,优游泉石,以诗自娱。卒年七十二。有《桂轩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