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李商隐无题韵四首

· 江源
曾向骊山访旧踪,朝元芜没不闻钟。 请看学道人何在,始信刀圭味不浓。 玉宇春风回病草,丹台秋月照芙蓉。 从今悟此长生术,休上蓬莱第一重。
拼音

所属合集

#骊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骊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也是古代帝王陵墓的集中地。
  • 朝元:指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地方,这里可能指骊山上的朝元殿。
  • 芜没:荒废,被杂草覆盖。
  • 刀圭:古代量取药物的工具,这里比喻修炼的方法或药物。
  • 玉宇:指天宫,仙境。
  • 丹台:炼丹的地方,也指仙境中的高台。
  • 芙蓉:荷花,这里可能比喻仙境中的美景。
  • 蓬莱:传说中的仙山,常用来指代仙境或长生不老的地方。

翻译

曾经前往骊山寻找古老的踪迹,朝元殿已经荒废,再也听不到钟声。 看看那些学习道法的人如今何在,这才相信修炼的方法和药物并不那么重要。 天宫中的春风唤醒了病弱的草木,仙境中的秋月照耀着美丽的荷花。 从此我领悟了这种长生不老的秘诀,不再追求登上蓬莱仙山的第一重。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骊山古迹的追忆和对修炼之道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不老之术的深刻领悟。诗中,“朝元芜没不闻钟”描绘了古迹的荒凉,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后文通过对“刀圭味不浓”的感慨,表明诗人认为真正的长生之道不在于外在的修炼方法或药物,而在于内心的领悟和境界的提升。最后,诗人通过“玉宇春风”和“丹台秋月”的意象,展现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长生之道的理解,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永恒的理想。

江源

明广东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进士。任上饶知县,清讼狱,百姓感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誉。以忤权贵出为江西按察佥事。综理屯田水利,烛奸刷弊,不动声色。擢四川副使,乞休归,优游泉石,以诗自娱。卒年七十二。有《桂轩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