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杂兴三首

利欲驱人看罢休,人间岁月不停留。 别愁万里沧江水,归梦五更黄叶秋。 贮腹谩誇李书簏,烂肠难拟董糟丘。 老怀抑塞无人会,徙倚西风百尺楼。
拼音

所属合集

#七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利欲:指对利益和欲望的追求。
  • 人间岁月:指人生中的时间。
  • 别愁:离别的忧愁。
  • 万里沧江水:形容江水辽阔,比喻离别之远。
  • 归梦:归乡的梦境。
  • 五更:古代将一夜分为五更,五更即接近天明。
  • 黄叶秋:秋天黄叶飘落的景象,常用来象征凄凉或离别。
  • 贮腹:指积累知识。
  • 谩誇:空夸,不切实际地夸耀。
  • 李书簏:指李泌,唐代著名学者,此处比喻学识渊博。
  • 烂肠:指过度饮酒导致的身体损害。
  • 董糟丘:指董卓,三国时期的人物,以嗜酒著称,此处比喻酒徒。
  • 老怀:老年人的心境。
  • 抑塞:压抑,不畅快。
  • 徙倚:徘徊,流连。
  • 西风:秋风,常带有凄凉之意。
  • 百尺楼:高楼,常用来形容高远或孤寂。

翻译

利欲驱使人们不断追求,但看这一切都该罢休,因为人间岁月不停留。 离别的忧愁如同万里沧江水,归乡的梦境在五更时分,黄叶飘落的秋日。 虽然夸耀自己学识渊博如李泌的书簏,但难以像董卓那样沉溺于酒糟之中。 老年人的心境压抑无人理解,只能在秋风中徘徊于百尺高楼之上。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名利追求的淡漠态度。诗中通过“万里沧江水”和“五更黄叶秋”的意象,描绘了离别的深远和秋日的凄凉,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后两句通过对学识和酒徒生活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对精神追求的向往。最后,诗人以“老怀抑塞无人会,徙倚西风百尺楼”作结,抒发了老年孤独、心境压抑的情感,以及对高远理想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方一夔

宋元之际严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时佐,自号知非子。方逢辰孙。以荐领教郡庠,未几退,隐富山,授徒讲学,学者称为富山先生。有《富山遗稿》。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