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于思庸训导登道山亭观梅
道山亭下梅花村,坡仙作诗为招魂。
明姿照人隔寒水,瘦影带月欺黄昏。
先生颇厌郡斋冷,持书晚约窥山园。
松风吹香清人骨,地炉烟销酒初温。
孤标已出群卉上,故遣雪意迷晴暾。
和羹结子时较晚,先传春色来衡门。
天寒谷幽翠袖薄,岂知青鸟能传言。
明晨看花重有约,呼童扫石罗清尊。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坡仙:指苏轼,因其号东坡居士,后人尊称为坡仙。
- 招魂:召唤亡魂,这里指苏轼的诗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表达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 明姿:明亮的姿态,形容梅花的美丽。
- 寒水:寒冷的水,指梅花隔水而开,增添了距离感。
- 瘦影:形容梅花的枝条纤细,影子也显得瘦弱。
- 欺黄昏:在黄昏时分显得更加美丽,仿佛欺骗了黄昏。
- 郡斋:郡守的官邸。
- 窥山园:窥视山中的园子,指观赏梅花。
- 松风:松树间的风。
- 清人骨:形容香气清新,能深入骨髓。
- 地炉:地下的火炉,用于取暖。
- 烟销:烟雾散去。
- 酒初温:酒刚刚温热。
- 孤标:孤高的标志,指梅花。
- 群卉:各种花卉。
- 故遣:故意派遣。
- 雪意:下雪的意味。
- 迷晴暾:使晴朗的天空变得模糊。
- 和羹:调和羹汤,比喻梅花的香气。
- 结子:结果实。
- 先传:先传递。
- 衡门:指简陋的住所。
- 谷幽:山谷幽深。
- 翠袖薄:形容女子衣袖单薄。
- 青鸟:神话中的鸟,能传递信息。
- 明晨:明天早晨。
- 罗清尊:摆设清酒。
翻译
在道山亭下,有一处梅花村,苏轼曾在此作诗,仿佛在召唤亡魂。梅花的明艳照人,却隔着寒冷的水面,瘦弱的影子在月光下,黄昏时分显得格外美丽。先生厌倦了郡守官邸的冷清,便带着书信,晚些时候约我一起窥视山中的园子,观赏梅花。松树间的风吹来香气,清新得能深入骨髓,地下的火炉烟雾散去,酒也刚刚温热。梅花孤高的姿态已经超越了其他花卉,故意让下雪的意味使晴朗的天空变得模糊。梅花的香气如同调和的羹汤,结果实的时候较晚,但它的春色却先传递到了简陋的住所。天寒地冻,山谷幽深,女子的衣袖单薄,但青鸟却能传递信息。明早再看梅花,已约好再次相聚,叫仆人打扫石阶,摆设清酒。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道山亭下梅花的美丽与孤高,通过对比梅花的明艳与周围环境的寒冷,突出了梅花的坚韧与不凡。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如“明姿照人隔寒水”、“瘦影带月欺黄昏”等,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梅花的姿态与气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梅花的喜爱与赞美,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梅花及自然之美的热爱与敬仰。
朱德润
元睢阳人,徙吴中,字泽民。工画山水人物,能诗,善书。仁宗延祐末荐授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英宗嗣位,出为镇东儒学提举,后弃官归。顺帝至正中,起为行中书省照磨,摄守长兴。有《存复斋集》。
► 1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