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达兼善

· 危素
大将忠精贯白日,诸生揽涕读哀词。 天胡不陨杨行密,公恨不为张伯仪。 满眼陆梁皆小丑,甘心一死是男儿。 要知汗竹留芳日,只在孤舟浅水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挽达兼善:挽歌,哀悼死者。
  • 危素:元代诗人。
  • 大将:指达兼善。
  • 忠精贯白日:形容忠诚之心如同白日般明亮。
  • 诸生:指学生或士人。
  • 揽涕:拭泪。
  • 哀词:悼念的言辞。
  • 天胡不陨杨行密:为何天不降祸于杨行密,杨行密是五代时期的吴国开国君主,这里指不公正的命运。
  • 公恨不为张伯仪:公,指达兼善,恨自己不能像张伯仪那样,张伯仪是唐代名将。
  • 满眼陆梁皆小丑:陆梁,指小人,小丑。
  • 甘心一死是男儿:甘愿牺牲,是真正的男子汉。
  • 要知汗竹留芳日:汗竹,指史书,留芳,留下美名。
  • 只在孤舟浅水时:比喻在艰难困苦中坚守正道。

翻译

大将的忠诚如同白日般明亮,学生们拭泪诵读哀悼的词句。 为何天不降祸于杨行密,达兼善恨自己不能像张伯仪那样英勇。 眼前尽是些小人,甘愿牺牲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要知道史书上留下美名的日子,只在孤舟浅水时坚守正道。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历史人物,表达了对达兼善忠诚与牺牲精神的赞美。诗中“忠精贯白日”形容其忠诚无比,“甘心一死是男儿”则凸显了其英勇牺牲的精神。同时,通过对杨行密和张伯仪的提及,诗人表达了对不公正命运的愤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最后两句强调了在艰难时刻坚守正道的重要性,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正义的追求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

危素

元明间江西金溪人,字太朴,一字云林。师从吴澄、范椁,通五经。元至正间授经筵检讨,与修宋、辽、金三史,累迁翰林学士承旨。入明为翰林侍讲学士。与宋濂同修《元史》。兼弘文馆学士备顾问。后以亡国之臣不宜列侍从为由谪居和州,守余阙庙。怨恨卒。有《危学士集》等。 ► 1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