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楚甸:指楚地的郊野。
- 惊尘:飞扬的尘土,比喻战乱或动荡。
- 贤达:指有才德、有声望的人。
- 知几:预知事物发展的微妙变化。
- 桂树:象征着高洁和长寿。
- 草堂:简陋的居所,常用来指隐士的居所。
- 刁斗:古代军中用具,白天用来烧饭,夜间敲击以巡更。
- 连城:连绵不断的城池,形容防御严密。
- 严肃肃:形容气氛严肃。
- 旌旗:旗帜的总称。
- 垂野:覆盖原野。
- 净辉辉:形容旗帜鲜明,光彩照人。
- 金陵:今南京,古代重要的城市。
- 诗筒:用来装诗稿的竹筒,这里指诗稿。
- 信使:传递消息的人。
翻译
楚地的郊野上,飞扬的尘土惊扰了行客的衣襟,古代的贤人智者都懂得预知未来的微妙变化。山中的桂树见证了我的衰老,而江边简陋的草堂则是你独自归去的地方。城池间的刁斗声连绵不断,气氛严肃;旗帜覆盖着原野,显得光彩照人,洁净明亮。当金陵的酒香再次飘来,我便会想起你,请不要让传递诗稿的信使变得稀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送别友人娄所性回金陵别业的情景,通过对楚地郊野、山中桂树、江上草堂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刁斗连城严肃肃,旌旗垂野净辉辉”一句,以军中的严肃气氛和旗帜的鲜明光彩,象征着友人归途的安宁与荣耀。结尾的“金陵酒熟还相忆,莫遣诗筒信使稀”则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希望友人不要忘记彼此的诗文交流,保持联系。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诗人成廷圭的文学才华和深厚情感。
成廷圭的其他作品
- 《 送澧州王伯颜治中公昔征蛮有功 》 —— [ 元 ] 成廷圭
- 《 二月二十日同李希颜游范文正公义庄登天平灵岩两山希颜有诗因次其韵 》 —— [ 元 ] 成廷圭
- 《 笠泽同倪云林王伯纯饭散过大姚江舟中赋 》 —— [ 元 ] 成廷圭
- 《 题上海天妃宫因见王元吉壁间所题诗次韵二首伤今感昔情见于辞 》 —— [ 元 ] 成廷圭
- 《 送尹敬思令尹归青州并序 》 —— [ 元 ] 成廷圭
- 《 寄芊希曾 》 —— [ 元 ] 成廷圭
- 《 客中久雨 》 —— [ 元 ] 成廷圭
- 《 周平叔夜宿崇明寺海云楼偕罗成之隐君文长老及卢隐君以沙头双瓶为韵各赋诗四首次韵卷后 》 —— [ 元 ] 成廷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