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史德载韵示诸孙

· 牟巘
我家无绛帐,贫贱人所弃。 忽闻唔咿声,老怀倍欢喜。 比邻亦惊怪,捩眼不敢睨。 先生史鱼直,自谓骨不媚。 珠玉在短褐,深藏未轻市。 而况门阀高,指不屈第二。 肯应童蒙求,为尔觉昏昧。 袖中一卷书,传之自名世。 尔幸近得师,盍勉从学志。 人品分中下,教法初无异。 采芑复采芑,我田自新美。 那似斥卤滨,弥望荒白苇。 短园围败屋,不见花药丽。 赖此小窗明,晴光开霮䨴。 日长书好读,所讲先孝悌。 泥牛共土狗,勿复事嬉戏。 后池蒲稗深,竟日群蛤吠。 也勿向池边,照影如孔翠。 低头勤笔砚,翻墨满裾袂。 男儿十四五,年纪非幼稚。 不妨笑阿翁,愦愦长如醉。 先生有雪霜,严威不汝霁。 今朝发长吟,闭门苦觅句。 老年谢丸药,殆似陈无己。 区区古人心,今人知者几。 平生颍川教,不作功名计。 但令本根在,浮华终易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绛帐:红色的帐篷,古代指师门、讲席。
  • 唔咿:读书声。
  • 捩眼:斜视。
  • 史鱼:人名,可能是指史德载。
  • 骨不媚:指性格刚直,不阿谀奉承。
  • 门阀:家族的门第和声望。
  • 童蒙:年幼无知的孩子。
  • 昏昧:愚昧无知。
  • 采芑:采摘芑菜,比喻学习。
  • 斥卤:盐碱地。
  • 弥望:满眼。
  • 花药:花草。
  • 霮䨴:云雾散开的样子。
  • 孝悌:孝顺父母,尊敬兄长。
  • 泥牛共土狗:比喻无用的东西。
  • 孔翠:孔雀。
  • 裾袂:衣袖。
  • 愦愦:糊涂。
  • 雪霜:比喻严厉。
  • 严威不汝霁:严厉的威严不会对你放松。
  • 陈无己:人名,可能是指陈师道,宋代诗人,以苦吟著称。
  • 颍川教:颍川地区的教育。
  • 本根:根本,指学问的基础。
  • 浮华:表面的华丽。

翻译

我家没有红色的讲席,因为贫穷和低贱被人们所抛弃。突然听到读书的声音,我这个老人心中倍感欢喜。邻居们也感到惊讶,斜着眼睛不敢正视。史先生性格刚直,自称骨子里不懂得奉承。他像珠玉一样珍贵,即使穿着简陋的短褐,也不轻易将自己出卖。何况他的家族门第高,手指不屈于第二。他愿意接受年幼无知的孩子的求学,为你唤醒昏昧的心灵。他手中有一卷书,传自名世。你幸运地接近了这样的老师,何不努力追求学问的志向。人的品质分为中下,但教育方法最初并无差异。采摘芑菜,我的田地自然美丽。不像盐碱地边,满眼荒凉的白苇。短小的园子围绕着破旧的屋子,看不到花草的美丽。幸好有这小窗明亮,晴朗的光线驱散了云雾。白天长,书好读,所讲授的首先是孝顺和尊敬兄长。不要再去玩泥牛和土狗,不要再在池边照影自怜。后池的蒲草和稗草长得很深,整天有蛤蟆的叫声。也不要向池边去,照影自比孔雀。低头勤奋地写字,墨水溅满了衣袖。男孩子十四五岁,年纪已不小。不妨笑笑我这个糊涂的老头,总是像醉了一样。史先生有如雪霜般的严厉,他的威严不会对你放松。今天早上发出长长的吟咏,闭门苦苦寻找诗句。老年时谢绝了丸药,几乎像是陈师道那样苦吟。古老的心意,今人知道的有几个。平生受颍川地区的教育,不做功名之计。只要根本还在,表面的华丽终究容易毁灭。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学问和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家族和师德的尊重。诗中通过对史先生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刚直不阿、深藏不露的学者形象,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学问的渴望和对师长的敬仰。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如“采芑”比喻学习,“斥卤滨”和“荒白苇”象征荒凉和贫瘠,而“小窗明”和“晴光开霮䨴”则象征着知识和智慧的启迪。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学问和师德的崇高敬意。

牟巘

巘字献之,其先蜀人,徙居湖州。宋端明学士子才之子,擢进士第。官至大理少卿。子应龙,咸淳进士,元初起教授陵阳州,以上元簿致仕。当宋亡时,献之已退不任事矣。一门父子,自为师友,讨论经学,以义理相切磨。应龙遂以文章大家见推于东南。是时宋之遗民故老,伊忧抑郁,每托之诗篇以自明其志。若谢皋羽、林德阳之流,邈乎其不可攀矣。其他仇仁近、戴帅初辈,犹不免出为儒师,以升斗自给。献之以先朝耆宿,皭然不缁。元贞、大德之间,年在耄耋,岿然备一时文献,为后生之所矜式。所著《陵阳集》若干卷,次子帅府都事应复所编,国史编修程端学为之序。谓其出处有元亮大节,正不当徒以诗律求之也。 ► 4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