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史德载韵示诸孙
注释
- 绛帐:红色的帐篷,古代指师门、讲席。
- 唔咿:读书声。
- 捩眼:斜视。
- 史鱼:人名,可能是指史德载。
- 骨不媚:指性格刚直,不阿谀奉承。
- 门阀:家族的门第和声望。
- 童蒙:年幼无知的孩子。
- 昏昧:愚昧无知。
- 采芑:采摘芑菜,比喻学习。
- 斥卤:盐碱地。
- 弥望:满眼。
- 花药:花草。
- 霮䨴:云雾散开的样子。
- 孝悌:孝顺父母,尊敬兄长。
- 泥牛共土狗:比喻无用的东西。
- 孔翠:孔雀。
- 裾袂:衣袖。
- 愦愦:糊涂。
- 雪霜:比喻严厉。
- 严威不汝霁:严厉的威严不会对你放松。
- 陈无己:人名,可能是指陈师道,宋代诗人,以苦吟著称。
- 颍川教:颍川地区的教育。
- 本根:根本,指学问的基础。
- 浮华:表面的华丽。
翻译
我家没有红色的讲席,因为贫穷和低贱被人们所抛弃。突然听到读书的声音,我这个老人心中倍感欢喜。邻居们也感到惊讶,斜着眼睛不敢正视。史先生性格刚直,自称骨子里不懂得奉承。他像珠玉一样珍贵,即使穿着简陋的短褐,也不轻易将自己出卖。何况他的家族门第高,手指不屈于第二。他愿意接受年幼无知的孩子的求学,为你唤醒昏昧的心灵。他手中有一卷书,传自名世。你幸运地接近了这样的老师,何不努力追求学问的志向。人的品质分为中下,但教育方法最初并无差异。采摘芑菜,我的田地自然美丽。不像盐碱地边,满眼荒凉的白苇。短小的园子围绕着破旧的屋子,看不到花草的美丽。幸好有这小窗明亮,晴朗的光线驱散了云雾。白天长,书好读,所讲授的首先是孝顺和尊敬兄长。不要再去玩泥牛和土狗,不要再在池边照影自怜。后池的蒲草和稗草长得很深,整天有蛤蟆的叫声。也不要向池边去,照影自比孔雀。低头勤奋地写字,墨水溅满了衣袖。男孩子十四五岁,年纪已不小。不妨笑笑我这个糊涂的老头,总是像醉了一样。史先生有如雪霜般的严厉,他的威严不会对你放松。今天早上发出长长的吟咏,闭门苦苦寻找诗句。老年时谢绝了丸药,几乎像是陈师道那样苦吟。古老的心意,今人知道的有几个。平生受颍川地区的教育,不做功名之计。只要根本还在,表面的华丽终究容易毁灭。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学问和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家族和师德的尊重。诗中通过对史先生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刚直不阿、深藏不露的学者形象,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学问的渴望和对师长的敬仰。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如“采芑”比喻学习,“斥卤滨”和“荒白苇”象征荒凉和贫瘠,而“小窗明”和“晴光开霮䨴”则象征着知识和智慧的启迪。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学问和师德的崇高敬意。
牟巘
牟巘的其他作品
- 《 赵君宝宣慰别三十五年矣末由再晤近张倩仲实转似西湖诗图乃知吟啸湖山之乐辄为五诗奉答 》 —— [ 元 ] 牟巘
- 《 杨求仁路教游何道山之明日余始自洞庭归恨不与隽游漫趁韵一笑 》 —— [ 元 ] 牟巘
- 《 希年初度老友王希宣扁舟远访夙谊甚厚贶以十诗实用渊明采菊东篱下语五章云每岁思亲不持斝蓼莪几欲废诗雅盖深知予心者读之凄然辄尔和韵 》 —— [ 元 ] 牟巘
- 《 次韵 》 —— [ 元 ] 牟巘
- 《 长儿授馆于杭每休暇过仲实家相与谭经析理间则饮酒赋诗为乐今闰秋十四日会于复轩相视而笑曰好天凉月即中秋况今岁两中秋乎乃留饮剧论夜参半蝉联不休情愈郁穆予闻之甚喜因为诗寄之 》 —— [ 元 ] 牟巘
- 《 和仲实秋兴 》 —— [ 元 ] 牟巘
- 《 挽师叔理 》 —— [ 元 ] 牟巘
- 《 题束季博山园二十首 》 —— [ 元 ] 牟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