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二十七首
冀北渥洼种,堕地已汗血。
深目老奚奴,日夜供剪刷。
一朝混南朔,驰道三丈阔。
道边馆候骑,历历抵燕越。
吴儿富金钱,补买计家活。
牵来中程度,火印死不灭。
置之皂枥中,时彼刍与秣。
往来给官行,飞去如电抹。
奔走皮骨空,不见淹岁月。
区区盐车中,莫笑驽马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渥洼(wò wā):地名,在今甘肃省安西县,传说中产神马的地方。
- 汗血:指汗血宝马,传说中的良马,能日行千里,流汗如血。
- 奚奴(xī nú):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这里指马夫。
- 剪刷:修剪马毛和刷洗马身。
- 混南朔(hùn nán shuò):指马从南方运到北方。
- 驰道:供马车奔驰的道路。
- 馆候骑(guǎn hòu qí):驿站中等待的骑兵。
- 燕越(yān yuè):古代国名,分别位于今河北和浙江一带,这里泛指远方。
- 中程度:指马匹的年龄和体格适中。
- 火印:烙在马身上的标记。
- 皂枥(zào lì):马厩。
- 刍秣(chú mò):喂马的草料。
- 官行:官府的差事。
- 电抹:形容速度极快,如闪电一般。
- 盐车:运盐的车,比喻辛苦劳作。
- 驽马(nú mǎ):劣马,能力低下的马。
翻译
冀北的渥洼种马,一出生就流汗如血。 深眼窝的老马夫,日夜为它修剪刷洗。 一旦从南方运到北方,驰道宽阔三丈。 路边的驿站中等待的骑兵,一路直抵遥远的燕越之地。 吴地的儿郎富有金钱,买马是为了生计。 牵来的马匹年龄体格适中,烙上火印永不消失。 将它安置在马厩中,不时喂以草料。 往来奔波于官府的差事,速度快如闪电。 奔波劳累使皮骨空虚,不见岁月流逝。 在辛苦的运盐车中,不要嘲笑那劣马。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一匹从出生就备受瞩目的良马,经历了从南方到北方的长途跋涉,最终沦为官府差役的辛劳马匹的命运,反映了马的生命历程和命运的无常。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如“汗血”与“驽马”,“驰道三丈阔”与“盐车”,突出了马的辉煌与落魄,表达了作者对马的同情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同时,诗中的“火印死不灭”和“不见淹岁月”也隐喻了人的命运和社会的残酷,体现了元代诗人方一夔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