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

· 白朴
花月少年场。嬉游伴,底事不能忘。杨柳送歌,暗分春色,夭桃凝笑,烂赏天香。绮筵上,酒杯金潋滟,诗卷墨淋浪。间袅玉鞭,管弦珂里,醉携红袖,灯火夜行。 回首事堪伤。温柔竟处,流落江乡。惆怅鬓丝禅榻,眉黛吟窗。甚社燕秋鸿,十年无定,楚星燕月,千里相望。何日故园行乐,重会风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底事:何事,什么事情。
  • 夭桃:盛开的桃花。
  • 烂赏:尽情欣赏。
  • 绮筵:华丽的宴席。
  • 潋滟:形容水波荡漾,这里形容酒杯中的酒光。
  • 淋浪:形容墨迹淋漓。
  • 珂里:美好的地方。
  • 社燕秋鸿:指春秋两季的候鸟,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楚星燕月:楚地的星,燕地的月,指远隔千里的思念。

翻译

在花与月的少年时光里,与嬉戏的伙伴,为何事难以忘怀。杨柳轻送歌声,暗中分享着春色,盛开的桃花含笑,尽情欣赏着天的香气。在华丽的宴席上,酒杯中酒光荡漾,诗卷上墨迹淋漓。偶尔轻摇玉鞭,在管弦乐声中,醉意中带着红袖,在灯火通明的夜晚行走。

回首往事令人伤感。温柔的时光竟已流逝,流落在江乡。惆怅地在禅榻上梳理鬓发,在吟窗前凝视眉黛。春秋两季的候鸟,十年间漂泊不定,楚地的星,燕地的月,千里之外相互思念。何时能回到故园,再次享受那美好的风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少年时期的欢乐时光与后来的流落他乡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漂泊生活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杨柳送歌”、“夭桃凝笑”等,生动地再现了青春的欢乐场景。后半部分则通过“社燕秋鸿”、“楚星燕月”等比喻,深刻地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白朴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白朴

白朴

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作家(另有一说为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等。 ► 1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