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真向有馆驿久废船马俱无使客不便省委宣使梁克诚振治一新粲然可观诸公有诗题赠因题卷后
昔游銮江城,曾过銮江驿。
庭庑阒无人,萧然草盈尺。
饥鸟噪前楹,羸马卧空枥。
乃知江南民,于焉久当役。
传吏苦诛求,日夜星火急。
使者既旁午,箠楚复交集。
省城若有忧,选官为苏息。
梁君英妙年,力可事繁剧。
朝迎南台官,暮送北省客。
高马驰若星,大舸密如织。
宿弊一洗清,长才世难得。
和气回闾阎,光华照原隰。
老夫作此歌,奚足颂其德。
岂无观风者,传之上京国。
驾言当趋装,秋霄起云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仪真:地名,今江苏省仪征市。
- 馆驿:古代官方设立的旅馆和驿站。
- 省委宣使:元代官职,负责传达政令。
- 梁克诚:人名,当时的省委宣使。
- 庭庑(wǔ):庭院和廊庑。
- 阒(qù):寂静无声。
- 盈尺:满一尺,形容草长得很高。
- 羸马:瘦弱的马。
- 空枥:空荡的马槽。
- 传吏:传递文书的官吏。
- 诛求:苛求,索取。
- 星火急:形容事情紧急。
- 旁午:交错,纷繁。
- 箠楚:鞭打和杖击。
- 苏息:缓解,休息。
- 南台官:南台,元代中央官署之一,南台官指在南台任职的官员。
- 北省客:北省,指元代中央官署,北省客指来自北省的客人。
- 大舸:大船。
- 宿弊:积弊,长期存在的问题。
- 闾阎:泛指民间。
- 原隰(xí):平原和湿地。
- 观风者:指监察风俗的官员。
- 上京国:指京城。
- 趋装:准备行装。
- 云翮(hé):云中的鸟,比喻远行。
翻译
昔日我游历銮江城,曾经过銮江驿站。那时庭院和廊庑寂静无人,草长得满了一尺高。饥饿的鸟儿在前面的柱子旁叫着,瘦弱的马儿躺在空荡的马槽里。我这才明白江南的民众,在这里长期承受着劳役。传递文书的官吏苦苦索取,日夜急如星火。使者们纷至沓来,鞭打和杖击交织在一起。省城如果有忧虑,就会选派官员来缓解这种状况。梁克诚年轻有为,有能力处理繁重的事务。他早晨迎接南台的官员,晚上送走北省的客人。高大的马匹奔驰如星,大船密集如织。长期存在的问题被一一清洗,这样的才能世间难得。和气回荡在民间,光华照耀着平原和湿地。我作这首歌,怎能足以颂扬他的德行。难道没有监察风俗的官员,将这些传到京城。我即将准备行装,秋天的夜空中云中的鸟儿即将起飞。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昔日銮江驿站的荒凉与梁克诚整顿后的繁荣,展现了梁克诚的才干和对民众的关怀。诗中,“庭庑阒无人,萧然草盈尺”与“高马驰若星,大舸密如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梁克诚整顿后的驿站焕然一新,繁忙有序。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对梁克诚工作的赞赏和对民众福祉的关心。结尾处,诗人表达了自己即将离开的情感,同时也希望梁克诚的政绩能被上京知晓,体现了诗人对梁克诚的期望和对国家政治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