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病酒:因饮酒过量而感到不适。
- 厌厌:形容精神不振的样子。
- 三分二分过:形容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
- 仙人:此处指传说中的仙人,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 谩织:徒劳地织造。
- 藕丝:比喻细长而脆弱的东西。
- 金铜:指古代的铜镜。
- 菱花破:比喻美好的事物已经破损。
- 蛱蝶:蝴蝶的一种。
- 青梅:未成熟的梅子。
- 綵笔:彩色的笔,指诗人用来题诗的笔。
- 愁肠:比喻忧愁的心情。
- 车轮大:形容忧愁之深,如同车轮一般大。
翻译
小窗边,因酒病而精神不振地躺着,春天的景色已经过去了一大半。 仙人徒劳地织着细长的藕丝,古代的铜镜难以修复已经破损的菱花图案。 花丛中,蝴蝶已经成双成对地飞舞,叶底下的青梅才刚刚结出一个。 用彩笔题诗的人还未归来,忧愁的心情如同车轮一般巨大。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春光的惋惜和对远方未归人的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仙人谩织藕丝长”和“金铜难补菱花破”,形象地描绘了美好事物的脆弱和无法挽回的遗憾。末句“愁肠一似车轮大”则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深切感受。
成廷圭的其他作品
- 《 题嘉兴水西寺爽溪楼寄新仲铭长老 》 —— [ 元 ] 成廷圭
- 《 送李子威赴国子监时康鲁瞻亦除监司业 》 —— [ 元 ] 成廷圭
- 《 二月十四日风雨孤坐秀州城西僧舍赋此 》 —— [ 元 ] 成廷圭
- 《 八月十六日送张仲举至秦邮驿是夕邵文卿置酒云峰台望月二首 其一 》 —— [ 元 ] 成廷圭
- 《 寄慈溪普天泽监县 》 —— [ 元 ] 成廷圭
- 《 题泰州赵子威太守平反王㽘冤狱之事是时赵子威适除翰林待制 》 —— [ 元 ] 成廷圭
- 《 赠李左丞 》 —— [ 元 ] 成廷圭
- 《 和周伯温参政九日南园宴集诗二首 》 —— [ 元 ] 成廷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