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孟载春愁诗原韵录寄杨铁崖

小窗病酒厌厌卧,春色三分二分过。 仙人谩织藕丝长,金铜难补菱花破。 花间蛱蝶已双飞,叶底青梅才一个。 綵笔题诗人未归,愁肠一似车轮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病酒:因饮酒过量而感到不适。
  • 厌厌:形容精神不振的样子。
  • 三分二分过:形容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
  • 仙人:此处指传说中的仙人,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 谩织:徒劳地织造。
  • 藕丝:比喻细长而脆弱的东西。
  • 金铜:指古代的铜镜。
  • 菱花破:比喻美好的事物已经破损。
  • 蛱蝶:蝴蝶的一种。
  • 青梅:未成熟的梅子。
  • 綵笔:彩色的笔,指诗人用来题诗的笔。
  • 愁肠:比喻忧愁的心情。
  • 车轮大:形容忧愁之深,如同车轮一般大。

翻译

小窗边,因酒病而精神不振地躺着,春天的景色已经过去了一大半。 仙人徒劳地织着细长的藕丝,古代的铜镜难以修复已经破损的菱花图案。 花丛中,蝴蝶已经成双成对地飞舞,叶底下的青梅才刚刚结出一个。 用彩笔题诗的人还未归来,忧愁的心情如同车轮一般巨大。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春光的惋惜和对远方未归人的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仙人谩织藕丝长”和“金铜难补菱花破”,形象地描绘了美好事物的脆弱和无法挽回的遗憾。末句“愁肠一似车轮大”则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深切感受。

成廷圭

元芜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