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友人

· 吕温
南山双乔松,擢本皆千寻。 夕流膏露津,朝被青云阴。 负雪出深涧,摇风倚高岑。 明堂久不构,云干何森森。 匠意方雕巧,时情正誇淫。 生材会有用,天地岂无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擢本:指树干高耸直立。擢(zhuó),高耸。
  • :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 膏露:比喻恩泽。
  • :滋润。
  • 青云:比喻高位或者显贵。
  • :小而高的山。
  • 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这里比喻国家的栋梁之材。
  • :建造。
  • 云干:高耸入云的树干。
  • 森森:形容树木茂盛繁密。
  • 匠意:匠人的构思。
  • 雕巧:精巧的雕刻。
  • 时情:当时的社会风气。
  • 誇淫:过度夸耀和放纵。
  • 生材:有才能的人。
  • 天地:这里指自然界或天意。

翻译

南山上有两棵高大的松树,它们的树干都高耸直入云霄。夜晚,它们的枝叶上沾满了恩泽般的露水,早晨,它们的树荫如同青云般覆盖。它们从深涧中挺拔而出,在高山之巅迎风摇曳。国家已经很久没有建造明堂,这些高耸入云的树干为何如此茂盛?匠人的构思正追求精巧,而当时的社会风气却过度夸耀和放纵。有才能的人终将会有用武之地,难道天地没有这样的心意吗?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南山双乔松的描绘,隐喻了有才能的人在乱世中的处境和期待。诗中,“南山双乔松”象征着高洁的人才,他们的“擢本皆千寻”展现了他们的高大和坚韧。诗人通过“夕流膏露津,朝被青云阴”来比喻这些人才得到了天地的恩泽,但同时也暗示了他们的孤独和被忽视。后文提到“明堂久不构”,暗指国家未能重用这些人才,而“匠意方雕巧,时情正誇淫”则批判了当时社会的浮华和不实。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认为这些有才能的人终将得到重用,天地不会无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人才的赞美和对时局的忧虑。

吕温

吕温

唐河中人,字和叔,一字化光。吕渭子。德宗贞元十四年进士,次年登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能文,一时流辈咸推尚。与王叔文厚善,迁左拾遗。二十年,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比还,柳宗元等皆坐叔文贬,温独免,进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旋与羊谔等谋逐宰相李吉甫,宪宗怒贬道州刺史,徙衡州,卒。有集。 ► 1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