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鄠县丈人胡马行

· 杜甫
丈人骏马名胡骝,前年避胡过金牛。 回鞭却走见天子,朝饮汉水暮灵州。 自矜胡骝奇绝代,乘出千人万人爱。 一闻说尽急难材,转益愁向驽骀辈。 头上锐耳批秋竹,脚下高蹄削寒玉。 始知神龙别有种,不比俗马空多肉。 洛阳大道时再清,累日喜得俱东行。 凤臆龙鬐未易识,侧身注目长风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胡骝(hú liú):古代西域产的骏马。
  • 金牛:地名,今四川省广元市。
  • 回鞭:掉转马头。
  • 灵州:地名,今宁夏灵武市。
  • 自矜(zì jīn):自夸。
  • 驽骀(nú tái):劣马。
  • 锐耳:尖锐的耳朵。
  • 批秋竹:形容耳朵尖锐如劈开的秋竹。
  • 高蹄:指马蹄强健。
  • 削寒玉:形容马蹄坚硬如削成的寒玉。
  • 凤臆龙鬐(fèng yì lóng qí):形容马的胸脯和鬃毛像凤凰和龙一样。

翻译

丈人有一匹名叫胡骝的骏马,前年为了躲避胡人的侵扰,骑着它过了金牛。 掉转马头回去见天子,早上在汉水边饮水,晚上就到了灵州。 自夸这匹胡骝是绝世奇马,骑出去千人万人都喜爱。 一听说到急难时的好马,就更加愁那些劣马。 它的耳朵尖锐如劈开的秋竹,脚下强健的蹄子坚硬如削成的寒玉。 才知道神龙般的马确实有特别的品种,不像那些普通的马只是肉多。 在洛阳大道上,再次看到它时,连日来都高兴地一起向东行。 它那凤凰般的胸脯和龙一样的鬃毛不易识别,侧身注目时,仿佛长风随之而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李鄠县丈人所拥有的胡骝马的非凡品质和风采。通过对比胡骝与普通马的差异,诗人赞美了胡骝的卓越与不凡。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如“锐耳批秋竹”、“高蹄削寒玉”,增强了诗歌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骏马的喜爱和对速度与力量的向往。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

杜甫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