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龛
熊罴哮我东,虎豹号我西。
我后鬼长啸,我前狨又啼。
天寒昏无日,山远道路迷。
驱车石龛下,仲冬见虹蜺。
伐竹者谁子,悲歌上云梯。
为官采美箭,五岁供梁齐。
苦云直簳尽,无以充提携。
奈何渔阳骑,飒飒惊烝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石龛(kān):石制的神龛或供奉神像的小石室。
- 熊罴(pí):熊的一种,这里泛指野兽。
- 哮(xiāo):吼叫。
- 虎豹:泛指猛兽。
- 号(háo):大声叫。
- 狨(róng):一种小型的猴。
- 昏无日:天色昏暗,看不见太阳。
- 仲冬:冬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十一月。
- 虹蜺(ní):彩虹。
- 云梯:高耸入云的梯子,这里形容梯子很高。
- 簳(gǎn):箭杆。
- 提携:携带。
- 渔阳骑:指安史之乱中的叛军。
- 飒飒(sà sà):形容风声或马蹄声。
- 烝黎(zhēng lí):百姓。
翻译
熊和罴在我东边吼叫,虎和豹在我西边嚎叫。 我身后鬼魂长啸,我前面狨猴又啼。 天寒地冻,昏暗无光,山远路迷。 驾车来到石龛下,仲冬时节竟见彩虹。 砍竹子的人是谁,悲歌着攀上高高的梯子。 为了官府采集美箭,五年间供应给梁齐。 他们苦诉直箭杆已尽,无法再提供携带。 奈何渔阳的骑兵,飒飒作响,惊扰了百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深山中的孤寂与恐惧,以及对战乱时期百姓苦难的同情。诗中通过熊罴、虎豹、鬼魂和狨猴的叫声,营造出一种荒凉、恐怖的氛围。天寒地冻、山远路迷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寂无助的感觉。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战乱的描写,通过伐竹者的悲歌和渔阳骑兵的惊扰,反映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深刻反思和对百姓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