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宴坐

有酒病不饮,有诗慵不吟。 头眩罢垂钩,手痹休援琴。 竟日悄无事,所居闲且深。 外安支离体,中养希夷心。 窗户纳秋景,竹木澄夕阴。 宴坐小池畔,清风时动襟。
拼音

注释

援琴:弹琴。 竟日:终日、整天。 支离:憔悴、衰疲。 希夷:谓清静无为,任其自然。《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河上公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后因以“希夷”指虚寂玄妙。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希夷:指一种虚寂玄妙的境界。

翻译

有酒却因生病不能喝,有诗却懒得去吟诵。头脑眩晕就停止垂钓,手麻痹了就不再抚琴。整天寂静没有什么事,所居住的地方安静且幽深。身外是肢体不健康的自己,心中培养着虚寂玄妙的心境。窗户接纳着秋天的景色,竹林树木使傍晚的阴影显得澄澈。在小池边静静坐着,清凉的风不时吹动衣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白居易病中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中表达了他因病无法饮酒吟诗、垂钓抚琴等活动,只能在安静的居所中闲待着。然而,他却能借此培养出一种希夷之心,体现出内心的超脱和平静。通过对周围环境如秋景、竹木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与他宴坐池畔、受风抚襟的画面相得益彰,展现出诗人在病中依然能保持内心的安宁和对自然的感悟。整体给人一种闲适、淡然的感觉。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