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夫人祠

· 杜甫
肃肃湘妃庙,空墙碧水春。 虫书玉佩藓,燕舞翠帷尘。 晚泊登汀树,微馨借渚蘋。 苍梧恨不尽,染泪在丛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肃肃:严肃、庄重的样子。
  • 湘妃庙:供奉湘水女神的庙宇,湘妃即湘夫人,传说中的舜帝的妃子娥皇和女英。
  • 虫书:指苔藓上的纹路,形似虫迹。
  • 玉佩:古代贵族佩戴的玉制饰品,此处比喻苔藓覆盖的石头。
  • 翠帷:翠绿色的帷幕,比喻树荫或草丛。
  • 渚蘋:水边的小草。
  • 苍梧:地名,在今湖南省境内,传说中舜帝葬身之地。
  • :(yún)指竹子。

翻译

庄严肃穆的湘妃庙,空荡的墙壁映着碧绿的春水。 苔藓上仿佛刻着虫迹,玉佩般的石头被覆盖,燕子在翠绿的帷幕间飞舞,带起尘埃。 傍晚停船,登上岸边的树木,微风中带着水边小草的清香。 苍梧的遗憾未了,泪水染湿了丛生的竹林。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湘夫人祠的静谧与哀愁。诗中,“肃肃湘妃庙”一句即奠定了全诗庄重而凄美的基调。通过“空墙碧水春”、“虫书玉佩藓”等意象,诗人巧妙地勾勒出一幅荒凉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后两句“苍梧恨不尽,染泪在丛筠”则深化了湘妃的悲情,将传说中的哀怨与眼前的景致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对湘妃传说的深切同情与感慨。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