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三日亭午已后较热退晚加小凉稳睡有诗因论壮年乐事戏呈元二十一曹长
今兹商用事,馀热亦已末。
衰年旅炎方,生意从此活。
亭午减汗流,北邻耐人聒。
晚风爽乌匼,筋力苏摧折。
闭目踰十旬,大江不止渴。
退藏恨雨师,健步闻旱魃。
园蔬抱金玉,无以供采掇。
密云虽聚散,徂暑终衰歇。
前圣慎焚巫,武王亲救暍。
阴阳相主客,时序递回斡。
洒落唯清秋,昏霾一空阔。
萧萧紫塞雁,南向欲行列。
歘思红颜日,霜露冻阶闼。
胡马挟雕弓,鸣弦不虚发。
长鈚逐狡兔,突羽当满月。
惆怅白头吟,萧条游侠窟。
临轩望山阁,缥缈安可越。
高人鍊丹砂,未念将朽骨。
少壮迹颇疏,欢乐曾倏忽。
杖藜风尘际,老丑难剪拂。
吾子得神仙,本是池中物。
贱夫美一睡,烦促婴词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亭午:正午。
- 乌匼:古代的一种头巾。
- 筋力:体力。
- 踰:超过。
- 退藏:退隐。
- 旱魃: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
- 回斡:回旋,运转。
- 昏霾:昏暗的雾霾。
- 歘:忽然。
- 鈚:一种箭。
- 突羽:箭羽。
- 闼:门。
- 鍊:炼制。
- 剪拂:洗涤。
翻译
如今正值商业活动繁忙之时,余热也已接近尾声。 我这衰老之身旅居在炎热的南方,生命力似乎因此而复苏。 正午时分汗水减少,北邻的喧闹也变得可忍受。 晚风清凉,吹拂着头巾,体力似乎恢复了些许。 闭目已过百日,大江的水也解不了我的渴。 退隐时怨恨雨神不至,却听到旱魃的消息。 园中的蔬菜珍贵如金玉,却难以采摘。 密云虽聚散无常,但暑热终究会消退。 古代圣人谨慎对待巫术,武王亲自救助中暑者。 阴阳交替主宰,时序循环往复。 只有清秋时节天空清澈,雾霾一扫而空。 紫塞的雁群向南飞去,排列成行。 忽然想起年轻时的红颜,霜露冻结了门阶。 胡马携带着雕弓,弓弦不虚发。 长箭追逐狡兔,箭羽在满月下闪耀。 惆怅地吟唱《白头吟》,游侠的聚所已萧条。 站在轩窗前望向山阁,缥缈之景难以逾越。 高人在炼制丹砂,不曾想过朽骨之事。 少壮时的足迹已疏远,欢乐曾短暂而逝。 拄着拐杖在风尘中行走,老态难掩。 我的朋友追求神仙之道,本是池中之物。 我这卑微之人只愿美美地睡一觉,烦闷时便挥笔作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炎热的夏日中的生活感受,以及对过去壮年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如“密云虽聚散,徂暑终衰歇”,展现了季节的更替和自然的循环。同时,通过对往昔的回忆,如“歘思红颜日,霜露冻阶闼”,表达了对青春岁月的留恋。最后,诗人以自嘲的口吻,如“贱夫美一睡,烦促婴词笔”,展现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凝练,展现了杜甫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