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晴

· 杜甫
皇天久不雨,既雨晴亦佳。 出郭眺西郊,肃肃春增华。 青荧陵陂麦,窈窕桃李花。 春夏各有实,我饥岂无涯。 干戈虽横放,惨澹斗龙蛇。 甘泽不犹愈,且耕今未赊。 丈夫则带甲,妇女终在家。 力难及黍稷,得种菜与麻。 千载商山芝,往者东门瓜。 其人骨已朽,此道谁疵瑕。 英贤遇轗轲,远引蟠泥沙。 顾惭昧所适,回首白日斜。 汉阴有鹿门,沧海有灵查。 焉能学众口,咄咄空咨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皇天:指天,古代对天的尊称。
  • 出郭:出城。
  • :远望。
  • 肃肃:形容风声或气氛的清静。
  • 春增华:春天更加繁华。
  • 青荧:形容麦苗的颜色鲜绿。
  • 陵陂:山坡。
  • 窈窕:形容女子美好的样子,这里形容桃李花美丽。
  • 甘泽:指雨水。
  • :迟缓。
  • 带甲:指战士。
  • 黍稷:泛指粮食作物。
  • 商山芝:指商山四皓,古代隐士。
  • 东门瓜:指东门吴,古代隐士。
  • 疵瑕:缺点,错误。
  • 轗轲:坎坷,比喻遭遇不顺。
  • 蟠泥沙:比喻隐居。
  • 汉阴:地名,指汉水南岸。
  • 鹿门:山名,在今湖北省襄阳市。
  • 灵查:指仙人。
  • 咄咄:表示惊诧。

翻译

天久未下雨,一旦下雨后晴天也显得格外美好。我走出城外,远望西郊,清新的春风使春天更加繁华。山坡上的麦苗绿油油的,桃李花开得美丽动人。春夏季节都有收获,我虽然饥饿,但生活并非没有希望。尽管战乱横行,形势严峻如同龙蛇相斗,但这场及时的雨还是比没有好,现在耕种还不算太迟。男子们都在战场上,妇女们则留在家中。虽然难以种植粮食,但还能种些蔬菜和麻。商山四皓和东门吴的故事虽已远去,他们的骨头早已腐朽,但他们的隐居之道谁又能指责呢?英才们遭遇坎坷,远遁尘世隐居。我自愧不如,回首望去,太阳已经西斜。汉水南岸有鹿门山,沧海中有仙人。我怎能学众人那样,空自叹息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久旱逢雨后天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恩泽的喜悦和对战乱时期生活的感慨。诗中,杜甫通过对春天景色的赞美,表达了对生活的希望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他也通过对比战乱与和平,隐士与世俗,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甫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