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宫
苍山入百里,崖断如杵臼。
曾宫凭风回,岌嶪土囊口。
立神扶栋梁,凿翠开户牖。
其阳产灵芝,其阴宿牛斗。
纷披长松倒,揭?怪石走。
哀猿啼一声,客泪迸林薮。
荒哉隋家帝,制此今颓朽。
向使国不亡,焉为巨唐有。
虽无新增修,尚置官居守。
巡非瑶水远,迹是雕墙后。
我行属时危,仰望嗟叹久。
天王守太白,驻马更搔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杵臼(chǔ jiù):杵和臼,古代用来捣碎物品的工具,这里比喻山崖断裂的样子。
- 岌嶪(jí yè):高耸险峻的样子。
- 土囊:指山洞或山谷。
- 户牖(hù yǒu):门窗。
- 揭?(jiē bì):高耸突出。
- 林薮(lín sǒu):树林和草丛。
- 瑶水:神话中的瑶池之水,这里指仙境。
- 雕墙:指华丽的宫墙。
翻译
苍山延绵百里,山崖断裂如同杵臼。 曾有的宫殿依山而建,高耸险峻如土囊口。 神像矗立支撑着栋梁,翠绿的山石开凿成门窗。 山的南面生长着灵芝,北面则有牛斗星宿。 松树纷乱倒下,怪石高耸突出,四处走动。 哀猿啼叫一声,旅客的泪水在林间草丛中迸溅。 荒废的隋家帝宫,如今已颓败朽坏。 若非国家灭亡,这里怎能成为大唐的领地。 虽然没有新的增建修缮,但仍设有官员守护。 巡游之地虽非遥远的瑶池,但已是华丽宫墙之后。 我行走于时局危难之际,仰望这景象,久久叹息。 天子守护着太白星,驻马在此,更加忧虑地搔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九成宫的荒凉景象,通过对比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颓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深切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神话元素,如“灵芝”、“牛斗”、“瑶水”等,增强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历史厚重感。杜甫以他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将个人的忧国之情与对历史的反思巧妙结合,展现了其作为“诗史”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