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淅淅:[xī xī] 形容风声。
- 巫山:地名,位于今重庆市巫山县。
- 上牢下牢:地名,指上牢关和下牢关,位于长江三峡附近。
- 修水关:指修筑水关,即水利工程。
- 吴樯楚柁:指吴地的帆船和楚地的船桨,泛指船只。
- 百丈:指长绳,用于牵引船只。
- 神都:指京城,这里指长安。
- 长戟:古代兵器,这里指战争。
- 青羌: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个民族。
- 百蛮:泛指西南地区的各少数民族。
- 中巴:指巴蜀地区,即今四川一带。
- 暝:[míng] 黄昏,傍晚。
- 戍鼓:边防驻军的鼓声。
翻译
秋风淅淅地吹过巫山,上牢下牢之地正在修筑水关。 吴地的帆船和楚地的船桨牵引着长绳,温暖地驶向京城,而寒冷却未归还。 重要的道路何时才能停止战争,战火从青羌蔓延至百蛮之地。 巴蜀地区一直没有好消息传来,黄昏时分,戍边的鼓声在长云间回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风中的巫山景象,以及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诗中,“秋风淅淅吹巫山”一句,既表达了秋风的凄凉,又暗示了时局的动荡。后文通过对“吴樯楚柁”和“长戟”“百蛮”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最后,“暝传戍鼓长云间”一句,以戍鼓声和长云为背景,加深了战争的阴霾和对和平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杜甫对时局的深刻关注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