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

· 杜甫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 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徵敛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溟(nán míng):指南方的海洋。
  • (wèi):赠送。
  • 泉客珠:传说中泉客(水中仙子)所赠的珍珠。
  • 隐字:隐藏的文字。
  • (jiān):封闭。
  • 箧笥(qiè sì):小箱子和竹制容器,用来存放物品。
  • (sì):等待。
  • 公家:指政府或官方。
  • 徵敛(zhēng liǎn):征收赋税。

翻译

客人从南方的海洋归来,赠给我泉客所赠的珍珠。 珍珠中隐藏着神秘的文字,想要辨认却无法成文。 我将它封存在小箱中许久,等待政府的需求。 打开一看,珍珠已化为血,哀叹现在连赋税也无处征收。

赏析

这首诗通过珍珠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时政的深刻批评和对民众疾苦的同情。诗中的“泉客珠”象征着珍贵的希望和梦想,而“隐字”则暗示了这些希望和梦想的难以实现。珍珠最终化为血,象征着民众的血汗被无情征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残酷和不公。杜甫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揭示了社会现实,展现了其作为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