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李

· 杜甫
春日无人境,虚空不住天。 莺花随世界,楼阁寄山巅。 迟暮身何得,登临意惘然。 谁能解金印,潇洒共安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虚空不住天:形容天空辽阔无垠,云彩不断流动。
  • 莺花:指黄莺和花朵,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
  • 迟暮:指晚年,比喻时光流逝,人生已至晚年。
  • 登临:登上高处,此处指登上楼阁。
  • 意惘然:心情迷茫,无所适从。
  • 金印:古代官员的印章,象征权力和地位。
  • 安禅:指禅定,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式,意指平静地修行。

翻译

春日里,四周无人,天空辽阔,云彩不断流动。 黄莺和花朵遍布世界,楼阁高耸在山巅之上。 晚年之际,我身在何处,登高望远,心情迷茫。 谁能解下那象征权力的金印,与我一同潇洒地修行禅定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的一片宁静景象,通过“无人境”、“虚空不住天”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诗中“迟暮身何得,登临意惘然”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结尾的“谁能解金印,潇洒共安禅”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俗权力的超脱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